董总与各州属会第89次联席会议 专题报告:微型华小课题

董总与各州属会第89次联席会议 专题报告:微型华小课题

1.       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始终不曾放弃推行单元主义国家教育政策,从《1961年教育法令》的第21条(2)到《1996年教育法令》的第17条(1),“最终目标”始终是各源流教育发展的紧箍咒,只要稍不谨慎,“最终目标“马上就会成为”现行目标“,华小的存在也危在旦夕。

 

微型华小的问题一直是华社的一大隐忧,也是有关当局实现“最终目标“的”管道“之一——让没有生源的华小,自然走上关闭之路,同时也对面临学生爆满的华小问题视而不见。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生源问题已成为华小教育体系的其中一个“致命伤”。人口老化、新生代往城市迁移、华裔生育率大幅度降低、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个人观念与思维的转变等等,让许多坐落在郊外的华小,频频面对生源的问题,以致面临关闭的危机。

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兴建足够的华小,同时也对增建华小的要求诸多阻难,导致微型华小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为了避免没有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被关闭,同时也设法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区缺乏华小的问题,搬迁微型华小已成为华社突破政府单元化教育政策枷锁的一个途径。

无论如何,微型华小搬迁计划面对了种种的问题,包括迁校申请不容易获得批准,而且即使获得批准,往往还必须自行寻找新校地,以及自行负责建校经费等等。这对华社而言,不但是沉重的负担,也彰显了政府不公平的教育政策。

 

2.       微型学校的定义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校按学生人数分为A型学校(超过500名学生)、B型学校(150名学生至500名学生)和微型学校(少过150名学生)。

凡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学校,归纳为“Sekolah Kurang Murid(SKM)”,即“微型学校”。同时,教育部也把“微型学校”划分为“A级微型学校”(100名学生至少过150名学生)和“B级微型学校”(少过100名学生)。

此外,华社也把学生人数非常少,濒临关闭的学校称为“超微型”或“蚊型”学校。

根据教育部截至2015年3月的统计,全国共有1296所国民型华文小学(SJKC)。经董总行政部通过电话询问各州属会的资料所得(雪隆区及沙巴州除外),微型华小共有489所,占了总数的37.73%。(见表一)

州属

数量(所)

国民型华文小学(SJKC)

微型华小
(SKM)

微型华小的比率(%)

1

柔佛

215

81

37.7

2

马六甲

65

19

29.2

3

森美兰

82

43

52.4

4

雪兰莪

111

14

12.6

5

霹雳

186

71

38.2

6

槟城

90

20

22.2

7

吉打

90

41

45.6

8

玻璃市

10

3

30.0

9

彭亨

74

34

46.0

10

登嘉楼

10

4

40.0

11

吉兰丹

15

3

20.0

12

沙巴

83

25

30.1

13

砂拉越

221

129

58.4

14

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42

2

4.8

15

纳闽直联邦辖区

2

0

0

16

布城直联邦辖区

0

0

0

总数

1,296

489

表一:马来西亚全国各州国民型华文小学(SJKC)与微型华小(SKM)统计表。(截至2016年8月)

 

3.       微型华小的概况

微型学校基本上分布于偏远地区、乡区及园丘一带。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人口大量往城市地区迁移,造成城乡人口分布不均。因为缺乏学生来源,这些地方上的学校也就逐步萎缩而成为微型学校,一些情况严重的,甚至面临随时被关闭的危机。

一般的看法认为,若学生人数维持在100人以上,而且每年有稳定的新生来源,这些微型学校基本上不会面临什么问题。反之,那些只有二三十人,而且没有新生来源的微型学校,除了存在着教学上的困难,也面对随时被关闭的危机。

 

4.       教育部对微型学校的政策与措施

4.1 学校教师人员编制

    A级微型小学有1位校长、1位学生事务副校长、1位下午班副校长(若有开办上、下午班),以及由校长从教师内部“委任”的1位行政副校长和1位课外活动/运动副校长。有关的校长、学生事务副校长、下午班副校长(若有),是教育部正式委任的固定职位,不纳入教师人数的计算方程式内。由校长“委任”的1位行政副校长和1位课外活动/运动副校长,不是教育部正式委任的固定职位,而是来自教导小学课程的教师,纳入教师人数的计算方程式内。

4.2     教育大蓝图措施
《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第4章“学生的学习”提到,教育部会确保包括微型学校学生在内的特殊需求群体,有机会获得跟他们需求有关的高素质的教育,使他们在国家教育体系内同样受益。

 4.2.1  微型学校状况

    1. 全国34%的小学是微型学校(少于150名学生),只占7%的小学学生总人数。
    2. 微型学校的学术表现比较弱。微型学校的综合分数是68%,比其他公立学校落后4%。73%的微型学校位于乡区和内陆区,造成学生远途上学,难以获得高表现的校长和教师到来服务。学校因规模小而受益少,例如在课外活动、良好设备和不同背景的同龄朋友交往方面。微型学校多数位于底收入地区,面对与社会经济地位底有关的问题。低收入家庭通常将面对更多挑战,以使他们的孩子持续上学,这是因为被迫承担与供应、制服和交通的费用,造成更高的逃学率。
    3. 每名微型学校学生的维持费(RM1468),比普通日常学校学生的维持费(RM195)高7倍。全国平均师生比例是1:13,微型学校师生比例是1:6,微型学校的运作费更高。尽管面对许多挑战,有些微型学校表现杰出,能培养出令当地社区感到骄傲的模范学生。

 4.2.2  教育部对微型学校的4项处理方式

    1. 学校保留在原地(维持现状且进行改善)。
    2. 学校合并:转移学生到附近一所同类的学校。
    3. 学校搬迁:微型学校迁至一个较多人口的地区,保留原校的名字和特质。
    4. 学校缩小运作至关闭:用于人口日渐减少及适龄学童很少的社区。学校将缩小运作,随着最后的学生毕业离校后,教师将被调走。教育部将帮助合格的新生,到附近学校入学。教育部没有提出制度化增建华小和淡小等的政策和措施。

4.2.3  教育部的路线图:与社区共同工作,把学生需求放在第一位
教育部承诺与家长和当地相关利益者共同工作,以决定学校的未来,确保对他们孩子的教育素质不作出妥协。教育部将:

  1. 扩大努力,提高微型学校的教育素质。
  2. 根据个案,方便学校的搬迁,并与地方社区进行讨论。
  3. 提升所有微型学校的学习成就,降低其运作费,以媲美其他公立学校的表现。

教育部将分三个阶段对微型华小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关内容,请参阅附录一。

 

5.       教育部对微型学校的迁校政策

由于迁校不是政府的政策,所以教育部并没有制订迁校指南或条规。不过根据一贯的做法,申请迁校基本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程序:

  1. 学校董家教三机构必须先开会同意迁校。
  2. 物色适当的校地,并收集各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现有学校及建议迁校地点的学生来源状况、人口分析、当地华社对华小的需求等等。
  3. 一旦确定搬迁地点后,董家教三机构必须联名呈函州教育局,要求教育局长批 准迁校,并将函件副本寄致华基政党的教育部副部长要求关注和协助。有关的申请函必须提出迁校的理由。
  4. 基本上,州教育局收到申请函后,会通知教育部策划与政策研究组,并提供申请学校的资料和学校地点、学生人数、硬体设备、现有校地面积以及新校地的资料等等。一旦批准,教育部策划与政策研究组会写信通知州教育局,并说明批准的条件。
  5. 物色适当的校地是迁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这原本是政府的责任,但在现实情况里,政府却没有履行对华小的责任,一般上当局都不会提供校地作为建华小的用途,迫使董家教必须自行物色校地。在这方面,董家教所采用的方式包括了自行购买校地,或要求发展商捐赠,甚至是通过各种管道,包括政治影响,来要求政府拨地。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华社,包括华基执政党必须继续争取政府拨地拨款兴建华小。
  6. 董家教提呈申请函后,也必须勤于跟进,以确保当局真正处理有关的申请,以及了解事件的进展,以作适当的回应。
  7. 为加强工作队伍,董家教三机构也可以和当地华社,包括华团政党成立迁校工委会,以结合更多的人力物力。
  8. 另外,董家教也可通过其他管道来加强当局批准迁校的机会,如:
  9. 发动当地居民展开签名运动。
  10. 要求当地的人民代议士、地方官员、党团等给予支持,如发出推荐信等等。

 

6.       董总在微型学校及与其相关课题的立场

1996年至2012年,董总通过文告、声明、建议书、备忘录形式,提出了在微型学校及与其相关课题上的立场。

董总对微型学校及与其相关课题的基本立场是:

  1. 反对合并、关闭微型华小。
  2. 搬迁的微型华小保留董事会,延续原有的校名或注册办校。教育部应协助迁校的华小。
  3. 要求制度化拨款、拨地增建华小。反对以迁校取代增建华小。
  4. 反对以宏愿学校取代增建华小。教育部当年推行宏愿学校计划时,提出把一些微型华小迁入宏愿学校。

7.       结语

当一所学校因为没有学生来源而必须关闭,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学校没有学生就会自然的关闭,而一旦有需求,就必须兴建学校,以提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这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法则”。对马来社会来说,没有学生来源的国小被关闭或合并,基本上不会引起反弹,这是因为政府有根据巫裔人口的需求来增建国小,不会出现国小不足的问题。

但是,对华小来说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在现有的国家教育政策里,增建新的华小很难获得通过,因此,不管是关闭或是合并微型华小,都是华社非常敏感的课题。追根究底,这是因为华社要求增建华小的意愿没有获得政府的尊重,在华小已经不足的情况下,华社担心华小会因此越来越少,不利华教长远的发展。

由于增建一所新华小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华社被迫尽一切的努力守着现有的华小,甚至是即使没有学生来源,也要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引进学生,确保学校不被关闭。无论如何,一旦学校已确定没有学生就读,或不影响当地居民接受母语教育的机会,在政府不愿意批准增建新华小的政策下,很多时候有关学校的董家教或地方上的华社就会选择通过搬迁来延续其生命,以让更多华裔子弟有机会进入华小就读,同时也确保华小的数目不会进一步减少。

综上所述,华社之所以坚守着“华小一所也不能少”的想法,苦苦支撑着濒临关闭的微型华小,或致力于搬迁微型华小至华裔人口密集的地区,追根究底,政府的单元化教育政策,没有公平合理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原因。华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政府的公平对待,以供求为原则,一视同仁地规划各源流学校的发展,设立统一的建校制度。

 

附录一:《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中教育部对微型学校的规划路线图

第一波(2013-2015):实施短期的“速、赢”之改善

  1. 预计微型学校将从一些加强项目中受惠,例如识字与算术计划(LINUS 2.0),父母与社区参与工具包,和硬体设备的改善。教育部将推出学校改善工具包(School Improvement Toolkit),以照顾微型学校的特殊挑战;此工具包将把在现实个案研究中所得出的成功的领导、行政、课程传递和父母参与模式,提供给微型学校,而校长和教师将参加教练会议及到高表现的微型学校进行考察访问。
  2. 根据微型学校情况量身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合班教学技能。
  3. 检讨现有的师生比例和ICT远程学习,以确定给予学生有机会享有完整课程的最佳办法。

第二波(2016-2020):推介结构性改变

  1. 在长期内,对于微型学校的未来,教育部将给予地方社区两个选择:搬迁或维持现状。
  2. 迁校后,学生将有机会接受经扩大规模后的学习环境,与更加多元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互动,更多种类的运动和课外活动。迁校可能导致更高的交通费,学生难以适应,和失去社区特性。学校可选择保留现状(不迁校),但面对没获得只能在更大规模学校才有的益处之风险。
  3. 县教育局将与地方上的利益相关者、家长和学校领导会谈,以了解各个角度,以达到对社区最好的成果。一旦社区选择迁校,县教育局将与他们一起确定最适合他们情况的时间进度和迁校方法。教育部将根据情况,采用一个综合性措施,如津贴交通费,为新迁校的学生提供辅导员。
  4. 对于选择维持学校现况的社区,教育部承诺持续改善学校。在持续第一波的学校改善外,教育部将推介特别设计的教育软件、教学工具、虚拟学习环境,以提高偏远地区学校的教育成果。
  5. 投资于ICT,并运用它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例如乡区学校、微型学校和聪明学生,推行试验性计划,研究最佳的实践做法,以提高教育的传递效率;运用ICT的创新,推介虚拟、在线、远程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加教学活动。运用ICT以增加家长和社区参与教育的程度。
  6. 探讨扩大信托学校涵盖范围的可能性,包括把一些微型学校纳为信托学校。

第三波(2021-2025):完成结构性改变

  1. 教育部将持续与微型学校社区的定期对话;持续评估在第二波期间搬迁的学校及其学生的教育成果,采取适合情况的方式,以确保迅速解决所引发的任何课题。
  2. 对于保留的微型学校,教育部将评估在第一波和第二波各项改善措施的冲击,确定改善之处,复制成功的实践做法。
董总与各州属会第89次联席会议 专题报告:微型华小课题

2016年董总会员代表大会专题报告: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

近期教育部所推行的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已经引起各界人事的关注。作为捍卫华教一分子的董总也不例外,对于教育部推行此项计划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于2015年10月13日向外界表达董总坚拒在华小实行此项计划的立场。不料教育部坚持要在2017年继续推行此项计划,更表示要扩大至各源流小学。一旦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华小以母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就会消失,华小变质的缺口也自然打开。有鉴于此,董总于2016年6月12日召开华团联席会议,召集马来西亚各大华团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共商对策。

 

当天参与联席会议的华团包括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以及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留华)。经各华团商议之后,会议一致通过与接纳发表联合声明。华团联合声明内容如下:

 

(1)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和肯定的。有鉴于此,我们强烈反对教育部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因为这不但违反了母语教学的原理,更是破坏了华小以华语作为各个科目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

 

(2)华小一旦参加“双语言课程计划”,无论是第一阶段(一二三年级)或第二阶段(四五六年级),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甚至比用非华语来教学的上课时间还要少,严重破坏华小的特质。因此,我们吁请华小董事部和家教协会必须站稳立场,坚决拒绝接受参与教育部“双语言课程计划”的献议,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并打开华小变质的缺口。

 

(3)政府在2003年强硬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来提升学生英文程度的做法,已经是以失败告终,并因而牺牲了许多学生,因此政府必须吸取有关教训,马上停止在小学阶段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以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学生受害。我们吁请政府依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英文科的教学,包括课程纲要、教材、师资和教学法等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对症下药,以正确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4)为了捍卫华小的特征,我们将展开全国华小签名运动,坚决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我们吁请全国华小盖章支持,踊跃参与签名运动,以结合大家的力量,坚决捍卫华文小学的特征,全力维护母语教育的发展,并致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对华小的影响

 

董总呼吁全国华小董事会与家教协会必须站稳立场,坚拒在学校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因为一旦华小参加双语言课程(DLP),华小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严重破坏华小特质。

 

根据教总针对双语言计划(DLP)的研究结果表示,华小第一阶段目前每周总上课时间是1380分钟,其中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占了900分钟(65.22%),而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即马来文和英文的上课时间则占了450分钟(32.61%)。不过,在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后,数学和科学将使用英文教学,这使到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增加到690分钟(50%),占了华小每周上课时间的一半,而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则减少到660分钟(47.83%)。

目前的情况

接受双语教学计划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

马来文

华语

马来文

数学

英文

道德教育

英文

科学

美术

数学

道德教育

音乐

科学

美术

体育

音乐

健康教育

体育

健康教育

每周

上课时数

900分钟

(65.22%)

450分钟

(32.61%)

660分钟

(47.83%)

690分钟

(50.00%)

 

至于华小第二阶段每周总上课时间是1500分钟,其中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占了1050分钟(70.00%),而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即马来文和英文的上课时间则占了420分钟(28.00%);然而,在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后,华小第二阶段的数学、科学、设计与工艺,以及信息及通讯工艺共四个科目都将改为英文教学,这使到华小第二阶段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增加到780分钟(52.00%),而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则减少到只有690分钟(46.00%)。

目前的情况

接受双语教学计划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

马来文

华语

马来文

数学

英文

道德教育

英文

科学

美术

数学

道德教育

音乐

科学

美术

体育

信息与通讯工艺、 设计与工艺

音乐

健康教育

体育

历史

健康教育

历史

信息与通讯工艺 、设计与工艺

每周

上课时数

1050分钟

(70%)

420分钟

(28%)

690分钟

(46%)

780分钟

(52%)

 

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和肯定的。政府在2003年强硬推行英文教数理(PPSMI)政策来提升学生英文程度的做法,已经是以失败告终,牺牲了许多学生。因此政府必须吸取有关教训,马上停止在小学阶段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以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学生受害。

 

 

华团联席会议

2016年6月12日

 

 各大华团一致通过与接纳“华团联合声明”

林晃昇先生逝世十四周年公祭文

林晃昇先生逝世十四周年公祭文

日期:2016年3月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9时15分

地点:雪兰莪州士毛月富贵山庄林晃昇墓园

林晃昇先生

 

我们敬爱的董总前主席林晃昇先生,

我们永远怀念的林老总。

 

今天,大家怀着悲伤,但不消沉的心情来到您的墓前来探望您了。我们衷心向您致敬,缅怀您争取母语教育、国家民主和人权公义的奋斗精神。您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林晃昇,华教勇士的形象却从没有一天,从每一个接受华文教育的后辈心中磨灭。

 

您的奉献惠泽了大马社群,让华人的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感恩您的奉献,激励我们向前迈进。

 

今年,华文独中的学生人数持续成长。与去年相比,学生总人数已从82,608 人增加至今年的84,363人。2.12% 的增幅证明了华文独中在大马国民的心中依然举足轻重。

 

敬爱的林老总,作为我国华文教育运动的火车头,董总新领导团队承诺一定会秉持维护华教的使命,让华文教育在大马的国土上继续发光发热。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捉紧工作重点,朝三个方向继续迈进。

 

第一,深化华教发展运动。我们深知董总和华教力量来自群众,所以董总新的团队会继续坚守提倡团结精神、聚集群体力量、共同维护华教发展的理念。在捍卫华教的当儿,我们会秉持“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原则,坚持组织的独立自主性。

 

第二,优化组织运作。为了活化各华教组织,董总会继续扮演强化华校董事功能,维护华校董事会主权的角色,务求我国各华文学校能获得健全的管理和发展。同时,行政部将致力于推行现代化及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以提升工作效率。我们也会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让更多人才加入董总的大家庭,进而扩大华文教育工作的团队。

 

第三,推动华文独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教育必须与时并进,董总将会全力推动华文独中的教育改革,让独中所培养的人才,在国际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如今,国际学校和私立中小学的火苗正起,无形中为我国华文独中带来了一些压力。但压力也是推动力,窘境提醒了我们,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了。

 

因此,在发布了《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后的十年间,在维护与发展独中教育的道路上,董总展开了不少的项目,其中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华文独中教师薪金福利指南的制订与发布、2015年至2024年华文独中行政人员和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计划的规划与推动,等等。同时,董总也组织了多次的董事与校长交流会、华文教育研讨会、巡访全国华文独中的讲座,并为独中生举办了多项发展身心灵的活动和比赛。此外,董总也从不间断地针对各种不利于华教发展的事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与正面的建议,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维护与发展华教的重任。

 

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独中前线的教师是决定独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董总决定落实十年的“树人计划”,积极推动独中董事会提升华文独中教师的福利。我们期待这项工程可减少华文独中教师流失的比例,同是彰显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此外,董总也为华文独中的教师组织了各项专业的培训活动,以加强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和深化正确的育人思想,让华文独中教育更能突现“与时并进”的特质。

 

从1975年创办统考,接着编撰统一课本至今,董总已经历了四十年的磨练。四十年来,董总不曾忽略过统一课程的发展,在各种困境和限制下,董总同仁排除万难,尽量让教材的重编、修订工作如期进行。也许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会朝向更好的目标努力前进。

 

敬爱的林老总,董总章程是组织里的灵魂,它代表董总的宗旨、立场和原则,也是我们落实行政作业的灯塔。因此,为了剔除董总章程,这座灯塔上的灰色地带,让董总章程更臻完美,我们在2015年9月17日第30届董总中央委员会第1次会议上,成立了“董总章程修订小组”,以重新拟定新的董总章程。目前,这个非常设小组已经展开了工作,不久后,便会与本会法律顾问一起商讨修订章程的事宜。接着,我们会在今年6月召开特大来研讨更改细节。我们期待通过董总章程,让董总的组织制度更完善,让我们在维护华文教育的岗位上更强壮。

 

敬爱的林老总,为了确实有效地推动独中教育改革,确保我国华文独中教育质量及持续发展,董总将集结专家学者和华教工作者,一同成立“独中教育改革”专案小组,全面检讨2005年发布的《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并铺天盖地地针对全国独中的现况进行普查。我们会搜集独中董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及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的宝贵意见,并在这基础上拟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以描绘独中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愿景。为了确保蓝图的质量,我们需要时间,更需要各方伸出的援手。我们计划耗费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在收集资料与意见的过程中,董总衷心期盼各方,尤其华文独中的同道所给予的协助,好让这项艰巨但深具意义的工程,在华社团结的力量中能具体地落实。

 

敬爱的林老总,争取我国政府认证华文独中统考的工作依然是最迫切的。董总新团队会认真地学习您维护民族教育不屈不挠、坚定而执着的思想了。我们不断地通过圆桌会议来跟政府商议,期盼得到政府对华文独中统考的全面认可。林老总,我们的努力开始见效了。砂拉越州首长已经同意承认统考文凭,并让砂州华文独中统考文凭持有者今后能成为砂州政府公务员、进入砂州各公立和私立大学深造及申请砂拉越基金局所提供之奖贷学金或贷学金。

 

林老总的教诲,我们的努力,终于有回报了。然而,董总新团队并不会因此而松懈下来。我们依然积极地争取和高教部部长面谈机会,好让认证统考的进展不落后。砂州传来的好消息鼓舞了我们,它为我国华文独中教育带来了曙光。董总希望这道曙光能在日后继续引领我国华文教育走向主流,迈向康庄大道。

 

敬爱的林老总,教育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工作,您过去不眠不休地带领董总团队,一同捍卫我国的华文教育,每一个有机会学习华文的大马国民都不敢忘记您当年为我们流下的血汗。大马的华文教育因为您而茁壮了。然而,华文教育的前路却未见平坦和宽敞。在客观环境有所改善之际,我们却面对了内忧,我们又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了。但是,我们并不畏惧。先贤的身影,是如此高大;前人的精神,是那么令人景仰。有您的庇护,我们不会退缩。

 

敬爱的林老总,董总新届领导团队承诺,无论面对多少投来的石子,无论遍体鳞伤是多么地疼痛,我们都会咬紧牙根,坚定地迈步向前,绝对不辜负您交托下来的使命!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有鉴于目前本地中文世界,缺乏一本有素质、有深度,能够结合议题分析和学理反省的教育评论杂志。为深化本地中文世界对教育课题的探讨、分析和研究,董总决定策划推出一本半学术性的教育评论半年刊,分别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而创刊号预定在今年6月上旬正式面市。刊物内容范围以马来西亚教育课题为核心,并旁及他国教育现象和经验的借鉴,以及海外新进教育理念及思潮的引介。

 

刊物每期除设有主题文章外,亦辟有政策分析、教学心得、调查报告、书评等栏位。创刊号策划主题为教育改革,探讨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问题和挑战。第二期主题订为教育评鉴,针对学生评量、教师评估、学校评鉴等课题,从事评述和反省。

 

创刊号截稿日期为2016年3月31日,而次期截稿日期为2016年9月1日。本刊公开征求以教育改革和教育评鉴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分析评论和心得报告等论作。同时,也欢迎各类与教育领域相关的短评、书评、研究扎记和教学分享等文类的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字以上,一万五千字为限。

 

来稿请附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邮。来稿请自留底稿,本刊一概不退还稿件。稿件三个月没有回复,作者可另行处理。

 

所有来稿皆会送交本刊编辑委员会审稿,来稿采用与否由编辑委员会做最后的决定。若需要,本刊将根据情况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润,编辑委员会可以要求来稿予以修改,再予以采用。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稿件一经刊用,致赠样刊五本,并付有薄酬。

 

来稿请寄: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编辑部收

BLOCK A,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3-87362337;传真:03-87362779

联系人:潘永杰(资料与档案局)

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持续成长

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持续成长

2016年1月28日
壹、前言

根据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至19日向全国60华文独中的电话口头询问调查统计显示,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4,363人,较去年(2015年)7月所完成全国华文独中书面问卷调查统计所得的学生总人数82,608,增加了1,755人,增幅为2.12%,这也是从2003年起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4年成长。然而,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则较去年(2015年)7月调查所得的16,012人,减少了750人,至15,262人,减幅为4.68%。(见图一)

 

图一:2015-2016年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学生总人数及初一新生人数

州属

2015年
初一新生人数

*2016年
初一新生人数

增减(+/-)

2015年
学生总人数

*2016年
学生总人数

增减(+/-)

柔佛 4011 3865 -146 22762 22836 74
马六甲 486 390 -96 2334 2296 -38
森美兰 712 665 -47 3315 3382 67
吉隆坡 2896 2767 -129 14605 15048 443
雪兰莪 1813 1653 -160 8436 8961 525
霹雳 1676 1450 -226 8379 8475 96
吉兰丹 91 80 -11 543 505 -38
吉打 343 350 7 1883 1957 74
槟城 1221 1301 80 5769 6253 484
砂拉越 1590 1555 -35 8080 8402 322
沙巴 1173 1186 13 6502 6248 -254

总数

16012 15262 -750 82608 84363 1755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6年数据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贰、基本统计
(一)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4年逐年增长,今年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4,363人,是1973年华文独中复兴运动以来,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最高的一年,且是从2003年起连续14年保持增长。2003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52,850,迄今年增至84,363人,总共增加了31,513人,14年来成长幅度达59.63%。(见图二)

(二)初一新生人数三年内皆下滑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为15,262人,较2015年7月调查所得减少了750人,这是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呈下滑的趋势。2013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在创下人数新高,17,620人后(2013年初一新生人数激增与当年初一新生出生年份为龙年,而该年婴孩出生率较高有关连,参见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5年8月12日所整理的〈2015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人数统计分析报告〉),就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17,620人的高峰下降至2016年的15,262人,共减少2,358人,跌幅13.38%。(见图三)

(三)在学生总人数方面,有38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22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有23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2所保持不变。
在学生总人数方面,相较于2015年,今年有38所华文独中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63.33%,而有22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占全国华文独中的36.67%。另外,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与2015年比较,有23所华文独中人数有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38.33%,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占58.33%,2所华文独中则保持不变,占3.4%。(见图四)

(四)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间数连续四年保持在15所 
从2013年迄今,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就保持在15所,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强。(见图表五)

 

(五)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有14所 
2015年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从13所增至14所。今年(2016年)间数仍然保持在14所,约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见图表五)

图表五:2013-2016年学生人数少于300人和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间数

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 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
年份 间数 年份 间数
2013 15 2013 12
2014 15 2014 13
2015 15 2015 14
2016* 15 2016* 14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6年数据乃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参、基本分析 
(一)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下滑,与大型华文独中校园设置饱和减收新生有关 
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下滑,惟学生总人数未受影响不跌反升,逐年攀升。不过,若未来初一新生人数无法回升,或保持平稳,而持续下降,恐会冲击学生总人数。(当然,我们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发生,就是虽然初一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但是其总数仍然较离校学生人数为多,学生总人数仍会增加。)

另一方面,虽然近三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呈下滑趋势,惟从近3年华小毕业生入读华文独中的比例看来,变化不太,保持在16-17%左右。因此,近三年华文独中在吸纳华小毕业生在比例上并无显著的增减,保持平稳。(见图表六)

图表六:2014-2016年华校毕业生人数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2013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4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3,020 16,166 17.38%

2014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5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5,793 16,012 16.71%
2015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6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1,810 15,262 16.62%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5年华小毕业生人数,因教育部网站所发布的数据仅止2014年12月31日,故权宜采2014年华小五年级学生人数为预估值。
**2016年数据乃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初步推测,造成华文独中初一新生减少,和一些大型华文独中近年来扩招,导致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校园活动空间日渐窘蹙,在学生人数饱和的情况,这些学校只好减少招收新生有关连,惟我们会持续跟进,以查实了解具体情况。

我们也作出以下的初步预测,若(一)未来华文独中继续受到政府法令的限制和打压,无法增建新校、设立分校和扩建校园;(二)小型华文独中无法突破生源不足的困境,中型华文独中无力开拓更多生源;如果上述二项条件不变的情况,未来数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将不会倍数的激涨。

 

(二)华文独中学生人数分布呈两极化 
目前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生人数呈现两极化的分布态势,今年学生总人数最多的学校逾6千人,最少的学生总人数不及百人。2016年学生人数最多的10所(含分校)学校,雪隆地区就占了5所,柔佛4所和森美兰1所,共有38,245人,占全国学生总人数45.33%。而学生人数最少的10所学校,全集中在砂沙东马两州,总共有学生1,306人,仅占全国学生总人数的1.55%。由此可见,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校人数差距十分悬殊和不均。

 

肆、小结 
相较于2015年,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增加了1,755人,达84,363人,再次改写学生人数最高记录,也创下自2003年起连续14年学生总人数皆保持增长的最长记录。然而,另一方面,今年全国初一新生人数,较2015年,减少了750人,总有15,262人,跌幅为4.68%,呈连续三年初一新生人数下滑的现象。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 总体成绩初步统计与分析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 总体成绩初步统计与分析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成绩已按既定的行事历准时于12月16日正式发榜。依据统考考生数据库整理的统计数字,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以下数项结论:

 

  1. 考生人数方面

今年(2015年)高中统考考生总体人数共为8,948人,相较去年(2014年)增加637人,涨幅7.12%。另一面,今年初中统考考生较去年增加了2,724人,达15,991人,涨幅约17.03%。与其同时,今年技术科统考考生则有365人,较去年增加32名,增幅为8.77%。

综括而言,今年三项统考考生总人数为25,304人,相较与去年增加3.393人,成长约13.41%。

 

  1. 科目及格率表现方面

今年(2015年)高中统考所有22项科目中,高级数学(Ⅰ)及格率最高,达97.99%,亦较去年(2014年)增加0.45%。同样地,今年(2015年)高级数学(Ⅰ)也是考获特优最多的科目,有44.83%,较去年(2014年)增加了11.32%。

今年(2015年)初中统考所有8项科目维持去年的水平,其中6项逾90%以上的及格率,惟数学科与科学科的及格率尚未达到90%的及格率,不过则较去年(2014年)依然有所提升,只是幅度不大。与其同时,今年(2015年)技术科统考所有5项科目,以美工(实习)及格率最高,达96.82%,惟较去年(2014年)降低了2.40%,不过考获特优最多的科目,也是美工(实习),高达29.94%,而且较去年(2014年)增长了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