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记忆

高中二那年考完教育文凭后,就前往吉隆坡报读大学先修班。一年的先修班结业后便出国升学。离开独中多年,心里不时都会怀念着繁忙却充实的五年独中生活。

刊登媒体:《中国报》副刊学习(情有独中)  刊登日期:24.8.2021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我出生在砂拉越的一个小地方--民都鲁。在砂拉越,就读独中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在民都鲁,除了一所独立中学之外,其他都是国民中学。大部分当地人对私立学校的观念还是停留在“文凭不受政府承认、进不到好的大专学院、以后找不到工作、学费很贵。。。”,所以家长们还是会选择让孩子们报读国民中学。

我母亲是一名独中老师,在这所民都鲁唯一的独中——开智中学任教。小时候对独中的印象就是很多活动,周末都会随着母亲到学校里(当时母亲兼任学校管乐团的负责老师)。虽然从小我的华语掌握能力不是最好,英文是我比较有信心的科目,但在母亲的鼓励,我选择了独立中学。

因为双轨的缘故,课业量相对来说比小学六年级沉重许多,当时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回想起来,感恩这样的经验,双轨课程的“不简单“让我现在面对大学的课业时可以处之泰然。除了课业的学习经历,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参加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最特别的是加入了Astro《校园报报看》这个团体,拍摄了许多校园的短片的同时,也认识了其他独中的学生们。高中上任学长期间,因为需要巡逻及站岗,让我学会了怎么有效的规划自己的时间和职责,也学习到了如何与人更好的交流,在到学生违反学校规则的时候,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不是责备或谩骂。在学校所学习的这些技能让我一个人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能更有效地管理好自己,和别人沟通。

因为科技的发达与时代的推进,我希望独中这个教育体系可以开始融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例如:智能科技AI的教学,因为这将会是未来世界的趋势。另外,各校也可以考虑设计一个线上平台,除了让老师可以更方便地与学生沟通之外,也让学生可以完成并上传部分功课到网上的学生平台。因为疫情,已经看到部分学校慢慢转移和带入线上平台。除此之外,大学的作业很多都会涉及到展示或演讲(presentation),所以希望各学校能多布置这类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们预备好自己进入大学,也借此了解并熟悉一些像PowerPoint的软件。

回首在独中的这五年,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完成高三,与相处多年的好友们一起穿上毕业袍参加毕业典礼。如果还能再重读中学,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就读独中,并完成独中六年的学业。至今,我依旧很骄傲并自豪地告诉大家说,我,是独中生。

 

中国报链接: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10824/%E9%9F%A9%E4%B8%B0%E7%95%B4%EF%BC%9A%E6%88%91%E7%9A%84%E7%8B%AC%E5%AE%B6%E8%AE%B0%E5%B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