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祥 / 多元国情下的华教运动

作者:林宏祥(大同工作室行政主任)

前言


在一般社会里,少数群体会拥抱多元、追求平等,而多数群体若抱有“凌驾少数的优越感”,则会想方设法消除差异,或至少抢占主导地位。本文绕过大块头的“多元”理论,尝试换位思考,从马来社会角度探讨“多元国情下的华教运动”,在策略上回应现实需求。

谈及华教,若要精准细腻,恐怕还要将华小、独中、承认统考等单位或议题错开,因为若摊开光谱,马来社会对上述不同单位/课题的接受程度有异,例如马来社会虽向往落实单一源流教育1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华小存在的既定事实;但如果将诉求上升到承认统考,阻力就会增大。以巫青团现任团长Asyraf Wajdi Dusuki2 为例,他捍卫自己将女儿送往“符合国家教育体系”的华小之选择,却坚决反对政府承认“不在国家教育系统里”的独中统考。

然而,为方便讨论,本文不会根据华小、独中、统考单位或议题细分华教运动,而仅概括谈论。本文先梳理马来主流社会对华教的观感、接受华教的阻力;再谈华教运动的应对策略。

华教在马来社会的阻力

华教在马来社会面对阻力,粗略分为两大原因。其一、表面上攸关“国民认同”,耳熟能详的指控有如华校生“无法掌握马来语(国语)”、“对国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无法融入马来西亚社会”等,导致“社会分裂”。近几年来,抛出类似指控的代表人物乃郑全行(Ridhuan Tee)3 ,这名华裔穆斯林挂着“学者”名堂,在文章中以“超级怕输”(Ultra Kiasa)标签作为“华人”的别称。由于措辞激烈,容易吸睛;加上类似指控或也符合马来社会对华教的刻板印象,各大马来文媒体均乐于拨出版位,让他发声。

必须留意的是,除了郑全行以及右翼马来穆斯林党团,如ISMA(Ikatan Muslimin Malaysia)等对华教不友善的指控,平民在个人生活中,亦有“印证”类似指控的经历,例如署名Nur Farrah Nadia Najib的医生就曾投书到《马来邮报》(Malay Mail)4 ,叙述自己在诊所遇见“需要靠奶奶翻译才能听懂简单马来语的少年病人”之经验,继而质疑国民型学校存在的合理性。

若“华校生无法掌握国语”现象普遍,则类似个人经验就容易引起共鸣,甚至在传播时引出更多分享,对华教构成滚雪球式的压力;而倘若只是零星个案,对华教存敌意者则趁机以偏概全,给舆论带风向,反正马来语圈子里不多反证的案例,最终还是可以制造一个对华教不利的印象。

此外,社交媒体上一些以华文为媒介语的互动,既不健康,亦有让人担忧之趋势。资讯科技普及化的年代,人手一机,任谁都能自由发言。一些网民将本身对友族的不满和偏见,毫无掩饰地往社媒宣泄;有者更以不堪字眼嘲笑、谩骂甚至诅咒友族政治或宗教领袖,尤其非常时刻如当事人染病或逝世时——一些缺乏同理心与敏感度的留言,既无理也无礼。


随着通晓华文的马来人增多,加上网络翻译器的便利,社交媒体以中文为媒介语的互动,特别是羞辱他族、冒犯他人宗教的负面内容,已流传到马来语圈子。毫无疑问,类似社媒截图再翻译,在马来社会普遍对“华教”不存好感的阶段,破坏力极强,甚至淹没了之前为破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释放善意的跨族群努力。

其二、潜藏在表面阻力之下的,恐怕是一个实际的提问:多元如何对本地多数族群的马来社会有利?又或,马来西亚这片国土为何需要华教?

从华裔族群角度出发,华教是“母语教育”,是少数族群的文化权利,于是常常引用《世界人权宣言》、多元平等普世价值,来论述“华教运动”的斗争。而谈及统考时,华社习惯以“世界顶尖大学承认统考文凭”(潜台词:你不承认是你的损失)说法来驳斥反对承认统考的一方,用华教的优秀来展示华社的优越。

然而,若从马来人视“马来西亚为地球上马来人退无可退的唯一堡垒”5 ,或者功利的人性角度来思考“多元”、“华教运动”,我们必然无法回避“华教运动如何有利于马来人”的问题。多元固好,但现实是——马来人在这片国土上,根本不需要仰赖多元才能生存。更何况,倘若多元的出现挑战了马来人“唯我独尊”的局面,为什么马来人要拥抱多元?

又或,根据“华人有中国、印度人有印度”的说法,“马来人仅有的马来西亚,若不让马来文主导、让马来文化发扬光大,莫非还要振兴华文、华人文化?”再者,如果国民教育体系下的校舍设备都不尽完善,政府为何要拨款资助已经有冷气大礼堂设备的华小独中?

而如果“不承认统考是马来人政府的损失”,那何须华社操心?实际上,若以零和心态理解,承认统考文凭的优越,不就等于国民教育反被压下去了吗?延伸下去,如果“让优越的统考生”跻身国家制度体系,占一席之地,则“平庸的国民教育产物”往何处栖身呢?

更不用说,每每提及华教,在华社眼里“都是华裔先贤用血汗坚持、付出与牺牲换回来的成果”,而掌权的马来人只有“打压、企图消灭华教”的角色。但从马来人角度: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并没有像印尼和泰国般将华裔“同化”,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甚至也没有“华校”——本地马来人如此包容,却被冠以“霸权”的指控,公道何在?


不妨想象,马来人对华教本无感情,大多数马来人也没有从中受益。而当华教与马来人绑在一起时,偏偏剩下“矮人一截的卑微”、“自卑又自大的蛮横霸道”等负面标签与评价,试问马来人为何需要拥抱多元,让华教遍地开花?

华教运动的应对策略

浅析马来社会对多元、华教心态后,我们接下来探讨华教运动在论述上、行动上可以尝试的回应策略。喜欢与否,华教必须回应上述两个表里因素,甚至必须做好放长线的准备,长期耕耘。

第一、回应“国民认同”的部分,分内外两大策略。对外,华教必须强化马来语宣传管道,突显华小、独中、统考生的马来文掌握能力——将华校国语演讲、辩论、作文、诗歌朗诵比赛/表演等优秀作品,透过视频、文章等方式,加以广传,驳斥有心人制造的“华校生无法掌握马来语”负面观感。

对内方面,则务必正视华校生国语掌握能力偏低问题,从源头做起——向国民学校科任教师取经,并集结华校国语教师,发展一套适用于华校生的趣味教学法,如观赏卡通片(Upin Ipin,小学)、马来电影观赏(不管是P Ramlee作品、戏剧等,独中),甚至马来文学作品鉴赏。类似活动一来提升华裔学生对马来文的兴趣,若录制成视频,也有宣传之效。

第二、回应“马来人如何从华教中受惠”问题——华教必须也是马来西亚马来人的骄傲。华社可以继续为华教争取更公平合理的待遇,但面向马来社会时,必须意识到“本地马来人最终放弃同化华人,并承认华教存在的现实”——从而在此事实基础上开展论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追求公道者,也务必对他人公道。

至于马来人子弟如何从华教中受惠,18%非华裔华小学生、马来独中生的故事,是可以切入的点。摆在眼前,华教组织如教总,或个别学校如何支援18%非华裔学生,如成立小组协助家长督导孩子的功课,是很实际的工作。当有心人试图污名化华教,倘若18%学生的家长中有人愿意站出来为华教平反,想必事倍功半。

若要掀起名人效应,华语新闻主播Rasyidah Abu Johan、华语综艺节目主持人Baki Zainal,甚至目前当红创作歌手菲道尔(Firdhaus)等,让他们畅谈“华教”对他们生命的启发,并带动其他独中非华裔毕业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展示华教的多元性。我们甚至可以从各领域物色不同族群的合作伙伴,突显华教体系出身的学生亦能融入马来西亚社会,并携手撰写成功的故事。

长远而言,华教对内需要自我革新,并调整过去的论述;对外则需要重塑品牌、形象。本文结束前,再提几点:

一、关于华教的马来语文献相对少,局限了马来社会对华教的认知。若透过个人形象、作风去认识华教,喜欢与否,“黄明志”很可能就是华教的品牌。由于马来社会对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符号特别敏感,黄明志早期改编国歌的做法触犯大忌。后来,黄明志因家里停电而上门大闹国能办事处,以粗口问候工作人员,全程录影后上载到Youtube,旨在羞辱国能,惟其粗俗无礼的言行,在马来社会引惹反感。尽管后来黄明志在其电影作品中尝试塑造“多元”形象,也亲自从事跨族群慈善活动,惟既定印象已成,恐怕需要时间洗脱。

华教接下来需要突显更多元的“代表人物”,不让马来社会想起华教,就只有“黄明志”是代表。华教需要突显能够说流利国语、对各族文化艺术皆有涉猎的人物,展现华教的多元。特别是华教领袖,过去在公开场合出现时,只为华教而向政府呛声,在马来人眼里——形象单元、斗争狭隘。若华教领袖能够塑造自己亦关怀其他族群、议题,甚至有“建设”的形象(而非仅仅是“反对”)如扶持弱势、关心公务员,或有助于改变马来社会对华教人士的刻板印象。

二、近几年来,华教组织意识到“跨族群”工作的重要,于是与数个马来人/穆斯林组织如IKRAM、ABIM等串联,借他们的影响力走进马来社会。此努力值得肯定,也应该继续。然而,让马来社会透过“马来人/穆斯林组织”来了解华教,会有一定的局限。其一、在理念上,相关组织会在一些死角,如宗教课题等,与华教组织相左,需要时间磨合;其二、华教在马来社会的地位,建立在相关组织在他们心中的威信。换言之,若有一天华教组织与上述团体分道扬镳,则一切归零。

于是,华教组织不能百分百依赖上述组织,不管是透过上述组织理解马来人社会,或走入马来人社会。华教运动需要“两条腿走路”,另辟管道,亲自、直接面对马来人社会。华教需要栽培一批自己的写手,在马来语圈子参与讨论,平衡马来右翼排他、保守的言论;也在某个程度上,与“嘲弄他者民族宗教的华裔网民”割席。在一些公共专页,这些写手可以马来语分享华校的生活经验,让马来社会见识“其实华教并非异类”,反之与大多数马来西亚人一样,共享同样的经历。

三、延伸上述建议,华社极需“马来人识读”课。如有能力,华教组织还必需成立自己的智囊,去理解、分析本地马来人穆斯林社会,而非一味跟随马来人/穆斯林组织设好的视角,理解马来社会。而此智囊的研究成果,局部可做内部分享,亦可以对外公开,提升华社对马来人/穆斯林社会的理解。

最后,谈及华教,很多时候都直接碰触矛盾尖锐的“政治”,但教育其实也有文化、艺术、娱乐等面向。在生活上,往往后者比前者具备更多共同点,也相对容易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数十年来,华教运动都在抗争的紧绷气氛里;如今,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尝试在文化、艺术、生活领域与他族串联。虽说马来人/穆斯林社会右翼言论抬头,但数十年的生活经验,马来人社会亦受不同文化影响、冲击,例如马来人在1980、90年代追看港剧,一些港星如最近去世的吴孟达,甚至是许多马来西亚人的集体记忆。

总的来说,本地马来社会接受多元的事实,甚至视之为马来西亚的“特点”、“骄傲”,惟“不安”与“焦虑”让他们倾向主导,确保“多元不会动摇马来人的地位”。如何在这光谱上游走,建立信任、打造共识,再向前进发,是华教运动当前的挑战。

 #本文是“华教新路向”之华教论述系列文章之一,同时配合华教论述总纲领《建构多元与永续发展》的出版。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会立场。

注脚:
1. 根据Institut Darul Ehsan (IDE)、 Jeffrey Sachs Center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SC), Sunway University与Friedrich Ebert Stiftung (FES)在2020年9月11日发表的民调(2019年12月做的民调),半岛72%马来人受访者认为,若所有人来自单一国民教育源流,则国民会团结一致。
2. 参阅: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18/07/14/251395
3. 参阅:https://ismaweb.net/2021/04/20/sjkc-diterima-arus-perdana-hebat-kamu-ultra-kiasu-sindir-ridhuan-tee/
4. 参阅:https://www.malaymail.com/news/what-you-think/2020/08/29/do-we-need-vernacular-schools-in-malaysia-nur-farrah-nadia-najib/1898228
5. 参阅玻璃市Mufti,Dr. Mohd Asri Zainul Abidin (Dr.MAZA)的说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M0WcosSu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