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多元教育论坛

 

1.谁的历史?历史教科书编撰争议

马来西亚历史叙述争议不断,历史教科书内容错误与偏颇时有所闻。诚然,历史被视为型塑国家意识之工具、国民团结的媒介,往往被主流政治所主导,却也造成各族群对于国家历史的认知差异。为此,华教新路向:多元教育论坛特此举办“谁的历史?历史教科书编撰争议”。 华小历史课本是否仍旧单元?国中历史教科书是否伊斯兰元素过多?华文独中历史编撰是否缺乏本土意识?藉由上述问题,以讨论华小、国中与华文独中历史课本之争议。

 

活动详情如下: 

论坛主题: 谁的历史?历史教科书编撰争议

联办 : 董总,隆雪华堂,雪隆董联会

日期 :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时间 : 晚上8点正

地点 : 隆雪华堂二楼讲堂

 

主讲人 :

陈穆红博士(国民大学大马及国际研究院(IKMAS)副教授)

安焕然博士(南方大学学院副校长)

何玉万小姐(董总课程局历史学科编辑)

 

新闻链接

大马历史是谁的?学者:课本待改善

点击查看

国内历史教科书内容不一   学者需重新修整

点击查看

历史教科书太马来中心,学者吁政府加强国族建设

点击查看

 

2.省思当前体制:多元文化vs单元教育?

配合“华教新路向”系列活动,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雪兰莪及吉隆坡华校董事联合会(雪隆华校董联会)和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隆雪华堂),于2019年8月5日(星期一)晚上8时,在隆雪华堂讲堂联办“省思当前体制:多元文化vs单元教育?”论坛。

 马来西亚作为多元社会现实,已无可讳言。然而,当前的教育体制能否促进并包容多元文化?我们的教育要如何才能融入多元文化内涵,做好准备为莘莘学子迎向全球化与多元竞争?在教育领域影响社会凝聚力的障碍与挑战为何?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是否可行?

 本论坛将邀请学者专家深入探讨。兹将本活动资讯列出如下:

 活动:“省思当前体制:多元文化vs单元教育?”论坛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in Malaysian Education System

 联办:董总、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主讲:

  1. 张念群(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
  2. 莫哈末塔祖丁(Mohamad Tajuddin Mohamad Rasdi,思特雅大学UCSI建筑系教授)
  3. 德尼森(Denison Jayasooria,国民大学族群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新闻链接:

张念群特别事务官:-单元教育不可行!

点击查看

张念群缺席教育论坛,观众失望未能质询爪文课题

点击查看

爪夷书法课为例,学者批评政府推政策程序

点击查看

 

3.东南亚的多语政策与母语教育发展

马来西亚的多流教育系统素来以母语教育为基础,却往往被视为妨碍民族团结的渊薮。究竟母语教育能否改善学习成果?什么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多元语言教育(Mother Tongue 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MTB-MLE)?东南亚的母语教育发展现况为何?以母语的多语言教育又会否冲击一国的国语地位?

 上述问题依然悬而未决,长期萦绕马来西亚社会。为此,“华教新路向”系列之多元教育论坛特邀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 International)、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泰国顾问,同时也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政策学者的Kirk R. Person博士前来进行两场演讲,分享其专业见解。

 场次一

 讲题: “Bridge to a Brighter Future: The Patani Malay-Thai Multilingual Educational Programme” (筑造未来:北大年泰语-马来语的多语教育计划)时间: 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时

主讲: Kirk R. Person博士 (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顾问)

主持: 陈穆红博士(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大马与国际研究所副教授)

语言: 英语

地点: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大马与国际研究所会议室

地址: 国民大学 (UKM)

主催: 董总、教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联办: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大马与国际研究所、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场次二

 讲题: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n SEA: Development of Mother Tongue 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东南亚的教学用语:多语政策下的母语教育发展)

时间: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晚上8时

主讲: Kirk R. Person博士(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泰国顾问)

主持: Ustaz Megat Mohamed Amin(伊斯兰友好协会教育机构【IKRAM- MUSLEH】)执行总监)

地点: 隆雪华堂一楼讲堂(诚毅厅)

语言: 英语

主催: 董总、教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联办: 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新闻链接:

Mahir bahasa ibunda dulu berbanding bahasa asing

点击查看

 

4. “苦口良药?——缅甸少数族群的语言教育”

缅甸的少数族群占总人口40%,包括一百三十多个群体,拥有各自的文化、历史与语言。但在“缅族化”(Burmanization)的非正式体系下,缅甸当局以教育、暴力、经济剥削、压迫性法律、改变宗教信仰等手段,抹去少数族群的自我认同,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与实施方式,与缅甸的族群冲突密切相关。自1962年实施军事统治以来,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进行强制同化的教育政策。各族的反抗团体和民间组织在险恶的环境下,透过武装冲突与发展教育制度,来保护并重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试图抵抗以缅族为主体的国家教育。

经历军政府多年的强迫同化政策后,少数民族对政府鲜有信任可言。对他们来说,保存独立的民族文化身份的决心不可动摇,消除同化主义,比照少数民族的联邦政治体制,让各邦有更多权力来主导教育事务,是他们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期待。

虽然缅甸国内外在推动和平过程中,大多忽视语言与教育问题,不过,目前在缅甸从事政治改革运动者,皆将教育当作重要议题。前总统登盛任内亦放宽了对学习缅语之外语言的限制,允许在课后时间教学,缅甸政府近年开始将母语教学课程引入公立学校,于是在某些地区使用民族语言来授课,已成为许多民族的主要要求。例如克钦邦和孟邦,过去十几年来推行“母语为本的教学”(Mother tongue-based teaching, MTB),主张以儿童的第一语言教学,再逐渐过渡到第二语言。

一、究竟缅甸的和平进程对民族教育及母语教学带来哪些影响?政府教改为公立学校实施的母语教学开辟了什么空间?

二、在学校推广民族教育遭遇哪些挑战?

三、当前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教材,其质量是否以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四、各种少数民族的教育制度之特色与差异为何?

主讲人Mael Raynaud是多年来研究缅甸、泰国、寮国乃至大湄公河地区的政经社会、历史与人道主义问题的资深学者。他将以缅甸现况为例,说明在正规教育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与挑战,期能对马来西亚母语权利运动者与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日期:2020年2月11日(星期二)

时间:晚上8点

论坛:“苦口良药?——缅甸少数族群的语言教育”(Conflict or Resolution?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in Myanmar)

主讲:Mael Raynaud(仰光都市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持:罗丽蓉(董总资讯工艺局主任)

语言:英语

地点:隆雪华堂一楼讲堂(诚毅厅)

地址:No.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主催:董总、教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联办: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5.“省思疫情下的教与学”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全球大约有1.5亿(87%)学生因为2019新冠肺炎而停止上课,教育中断的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防疫纾困,勿忘教育。为了达成“停课不停学,学习不中断”的目标,许多国家在疫情危机中,为学生提供学习保障的同时,也注入教育改革活水,为教育带来改革的新契机。

学生停课在家,对整体教育产业的冲击,虽然是危机,也是契机、转机。线上学习(或远距教学)目前迎来难得的全面推广时机,从教学平台、教材、教法到评量等,都有不同的发展机会。本次演讲,荣幸邀请到香港教育改革推手——程介明教授与我们探讨:

一、线上学习的教与学、实践案例、得与失

二、线上学习与教育公平议题

三、线上学习是否为翻转教育、教育创新契机?

四、线上科技与教育理念、学校功能是否扞格不入?

论坛:“省思疫情下的教与学”

日期: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

时间:下午2点至3点30分

主讲:程介明(香港大学前副校长、教育学院荣休教授,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学术顾问)

主持:黄祯玉(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坤成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督导老师)

主催:董总、教总、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联办: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新闻链接

线上教学上手速度惊人 董总顾问:教师创意大爆发

点击查看

雪隆董联与隆雪华堂联办·线上探讨疫下教学得失

点击查看

线上重温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xZX5nXTWg

 
6. Forum: “Kepelbagaian Aliran Pendidikan = Penghalang Perpaduan?”




多源流教育课题近期备受热议论。反对者声称多源流教育无法团结国民,应予关闭甚至废除。虽然如此,支持者视之为多元选项,唯有母语教育最适合学生。究竟多源流学校是否分裂族群关系,妨碍国民团结、族群融合?甚至不利于形塑国家认同?……这些争议亟待理性讨论。

身为心系教育发展的民间组织,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特此联办题为“多源流教育有碍国民团结?”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心得,期能寻求上述议题的解决良策。本活动为“华教新路向系列”的多元教育论坛活动。

活动:“多源流教育有碍国民团结?”
日期:2020年10月1日(星期四)
时间:晚上8时

联办:全国教育改革行动委员会(IPPN)、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语言:马来语

主讲:
1. 峇里沙博士(Badlishah Sham Baharin),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GBM)主席
2. 黄进发博士,马来西亚双威大学萨克斯永续发展中心教授
3. 艾美拉(Nur Amirah Syahirah),中国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

主持:纳丽娜(Nalina Nair),雪州甘榜东姑(Kampung Tunku)区州议员特别助理

新闻链接

学者:无助解决团结问题•关多源流学校论 不合时宜
点击查看

黄进发:华校不是华裔生专属求学场所
点击查看

讲座重温
https://www.facebook.com/202019283282654/videos/676126456347680

7. 国际评比与教育竞争力



教育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提供各国制定教育政策与研究分析之参考依据。其中,国际学生能力评量(PISA)和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MS)都涵盖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中小学学生学习评量与调查,这些资料的搜集是由跨国教育评量组织推动,以供检视学生学习成效。马来西亚在这两项评比的结果,长年处于全球后端,评比成绩亦落后于国际水准,或成绩居榜末的三分之一。

教育品质之良窳,攸关社会发展与国家竞争力。这些国际评比都是属于学术研究性质,旨在提供实证资料,让各国政府掌握自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PISA 和 TIMSS 提供的最重要讯息并非排名,而是调查结果中各项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

国际评比俨然已成为一种迷思,不过,排名只是作为参考,名次其实是过于简化的资料,重点应该是检讨各国内部的教育相关变项,如社经背景或教育资源。教育不仅仅是追求良好的学术表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品格和价值观,锻炼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等技能。

本讲座将解读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评比的教育表现,并探讨:

一、PISA 和 TIMSS评比结果,对我国教育发展有何启示与反思?如何运用国际资料来改善我国教育?

二、一个国家教育成就的因素复杂繁多,无不涵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教育成就国际评比,应如何从单向度的等级评比,朝向多元向度的诠释?

讲题:“国际评比与教育竞争力”
日期: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4时
主催:董总、教总、独大有限公司
联办:雪隆华校董联会、隆雪华堂
媒介:
1. ZOOM(请事先报名)
2. 董总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dongzong/)

报名:https://bit.ly/3qw5Qdg

主讲:
一、邓丽媚博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研究学院高级讲师)
二、庄国文博士(马来西亚双威大学萨克斯永续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群议社AGORA社员)

主持:潘永杰(董总独中教育改革专案副研究员)

新闻链接
大马PISA数学成绩输越南
点击查看

讲座重温
https://www.facebook.com/202019283282654/videos/70199338376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