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校计划》·《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宏愿学校计划》

 

 

说明

首相马哈迪于2018年6月底出席在大马驻印尼大使馆举办的“与马来西亚子民对话会”上,再次提出“宏愿学校”政策,顿时引起我国华社巨大的回响和担忧。“宏愿学校”早在敦马第一次担任首相时就已提出,时隔多年再次重提,各地社团及华教组织纷纷提出反对的声浪。

敦马认为要达到种族团结,学生在“同一屋檐下”学习有助于达到这项目标,殊不知因此而引发了华社的重重担忧。华社反对宏愿学校的“同一屋檐下”概念,绝不是要“隔离”各族学生或反对国民团结,而是因为宏愿学校的的各源流学校“同一屋檐下”概念,会被人利用来落实《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

一、 宏愿学校计划的来源和历史背景

《宏愿学校计划》旨在把各源流小学集中在同一个校园,假借“国民团结”之名,实行《1956年拉萨报告书》“最终目标”之实,最终以国语(马来语)作为各源流小学的统一教学媒介语。

《1956年拉萨报告书》主张逐步落实单元化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即最后只有一种源流学校:国民学校(马来文学校),把各族孩子纳入以国语(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一旦“最终目标”得以落实,华文学校和淡米尔文学校则不复存在。

“最终目标”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马来中心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文、一种文化”的政治思想影响。《拉萨报告书》更特别强调,落实“最终目标”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逐步推行”。许多教育措施就延着这渐进方式,逐步落实“最终目标”。《综合学校计划》及其翻版《宏愿学校
计划》,就是其中逐步落实“最终目标”的措施。

《宏愿学校计划》(Program Sekolah Wawasan)的来源可追索到1985年《综合学校计划》(Program Sekolah Integrasi)、1994-2000年教育部主要工作目标(Sasaran Kerja Utam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1994-2000)、1995年和2000年《宏愿学校计划》。

 

详情可参阅以下PDF档:


 

 


其他相关连结: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