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文告】“改革须大开大阖,决策应慎谋能断” ——董总对希盟一周年的教育施政成绩检视

董总文告

2019年5月8日 

“改革须大开大阖,决策应慎谋能断”

——董总对希盟一周年的教育施政成绩检视

 

、前言:新局开展,磨砺意志

 

一年前的今天,希望联盟背负人民的付托与期望,实现马来西亚首次政党轮替。“改革”是国人对希盟新政的期盼,无不期待新政府打开崭新局面,描绘国家新愿景,凝聚全民共识,激发集体意志,带领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走出困境。遗憾的是,当局未能好好把握民意高度支持的时机,锐意革新,速作决断,以致政策摇摆,民间无所适从。

 

执政的重担,既是考验,也是检验。从《希望宣言》到百日新政的十大承诺,希盟洋洋洒洒各项政见,已落实者固然值得肯定,未落实的也不少。尽管希盟政府致力为国家开创新方向、新愿景,但客观情势以及整体团队的合作程度影响着治国绩效。希盟以改革旗帜上台,就必须概括承受所有施政成败的后果。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希盟这一年来的教育施政,多半著重在细枝末节的修补,惟对制度、政策改革尚付之阙如,并未展现从教育理念的厘清,到政策规划与落实的全盘考量。竞选政见固然可以远大,但目标必须具体,施政方针可以宏观,但做法要细致。纵使口号喊得再响,若忽视核心价值,或手段失当,终难达成目的,甚至可能背道而驰。

 

 

二、希盟一年来的教育施政

 

针对希盟上台以来的各项政绩,作为教育团体,我们极为重视教育领域的表现。以下将胪列《希望宣言》中攸关教育范畴的承诺,以及近期教育措施相互对照,加以检视。

 

兹将各项分述如下:

 

  1. 教育人权

a.

视需求增建与搬迁华小:希盟上台后宣布检讨前朝政府的“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重新对校址、财政状况、社区人口需求等进行探讨。

b.

无国籍儿童获准入学:简化无国籍儿童入学程序,可凭出生纸、领养证书或庭令报读政府学校。这些无国籍孩子也获准参加小六评估考试(UPSR)、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和高等教育文凭考试(STPM),至今共2,635名学童受惠。

c.

落实零拒收政策:确保每位符合入学年龄的特殊儿童,都有机会到政府学校接受教育。至今共有83,039名学童办理入学,惟因无法预估各校特殊学生人数,师资及设备等不足等问题尚待解决。

 

希盟政府教育政策上确实较以往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关注人道与难民课题,确保学童皆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值得肯定。不过,希盟政府应进一步制度化增建华小,纳入五年大马计划与教育发展蓝图,公布增建国小、华小、淡小的数量、拨款、校地分配和建校时间表等具体详情。

 

  1. 教育公平:

a.

推动零辍学生计划:教育部的“零辍学生计划”(PSMC),成功让部分辍学学生重返校园,至少完成高中教育,值得嘉许。

b.

增加特教拨款:我们肯定政府依据竞选宣言之承诺,增加教育部属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的拨款,为成绩优秀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教育贷款折扣。

c.

暂缓偿还学贷承诺跳票:百日新政承诺“月入未达4000令吉的高等教育基金(PTPTN)借贷者可暂缓偿还”,明显未达标,目前只做到废除黑名单。

d.

高教免费承诺遥遥无期:政府至今仍未提出落实免费高等教育的具体政策措施。

e.

预科班种族固打违反公平:既有大专课程(STPM与预科班)设置与公立大学录取率,存在种种不公平之处。大学预科班学额90:10的种族固打制理当废除,希盟政府日前将学额增至40,000个,势必挤压STPM的公立大学录取率,剥夺非土著的高教学额。

 

教育部虽有政策照顾弱势群体却稍显不足,面对族群分野更是裹足不前。我们认为教育部应摒弃既有族群固打限额,另以考量社经地位、城郊等因素的需求扶弱政策取而代之。

 

  1. 教育素质

a.

强化教学环境:依据竞选承诺,教育部落实数项措施,如减轻教师的文书工作、废除大专法令的三项条文以恢复大学的自主权、设立技职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等以重视技职教育等。

b.

扩大谘询参与:设置专设委员会广纳教育专家学者,推动公私伙伴关系,即成立国家教育政策研究委员会(JKDPN)、与私立大专共同拟定发展蓝图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c.

改革课程评量:推动课程与评量改革,如2019年中旬恢复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废除小学第一阶段考试等。

 

教育部积极提升教育素质,其中,废考措施虽引起极大争议,但这对弱化应试文化、提升整体的教育素质有莫大的好处,理应坚持到底,切勿搖摆不定。

 

  1. 教学语言政策:

a.

承认统考犹豫不决:《希盟宣言》许诺承认统考作为申请入读本地公立大学的条件。教育部长马智礼声称,承认统考须以不影响马来文的官方地位和国民团结为前提,需全面探讨,不宜仓促决定。随后教育部成立统考特别工作委员会,收集各方意见,预计今年7月向内阁提呈报告。

希盟在承认统考一事态度反复,迟迟不愿定夺,令人极度失望,希盟必须履行竞选承诺。

b.

英化数理死灰复燃:今年4月教长宣布明年在砂州落实英语教数理政策,此举被视为企图在全国重启英语教数理,所抛出的风向球。2003年,时任首相马哈迪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为由,在中小学强推英化数理,惟六年后因成效不彰停止实施。

我们认为过去实践经验显示,英化数理政策既无法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让学生的数理成绩下滑,且有违国际公认的母语教育原则。

 

5华教议题:

a.

华校拨款需制度解决:希盟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破天荒向全国独中拨款12,000,000令吉。另外,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大学学院及韩江大学学院三所民办学府,总共获得财政部拨款6,000,000令吉。

b.

华小师资短缺未解: 今年开学,各地华小陆续传出师资的问题,部份学校董事会在未获教育部拨款的情况,需自筹经费代垫临教和代课教师的薪资。

c.

学校拨款和管理有待完善: 目前希盟仍延续前朝做法,以政府和政府资助学校来区分管理华小,在拨款资助时差别对待。与其同时,对长期困扰国民型/改制中学的管理主权问题,亦未予以正视、解决。另外,教育部迟迟未公布新的华小董事会管理规章,至今尚无任何進展。

诚然,希盟政府在对华校拨款方面效率高,对华教相对友善,惟在制度层面如华小经费拨款、师资调配、国民型/改制中学董事部权限等,目前仍看不到有任何永久解决的政策配套。

 

  1. 小结:强化决策过程,改进政策成效

宏观而言,希盟政府执政一年的教育施政,重视体察民意,积极扩大社会沟通,不断调整步伐积极作为。惟缺乏大开大阖之举,制度上改革乏善可陈,仅停留在小修小补,予人空有理想,却方法阙如,施政缺乏方向之感;在微观上,若干政策决策过程过于粗糙和仓促,亦缺乏民间共识,政策成效有待改进。我们认为,政务性的决策,理性沟通,化解歧异后,主事者必须慎谋能断,扛起拍板的重责大任,如此施政才有力道,让更多人对教育改革、政策建设更加有共鸣。

 

学者出身的马智礼出任教育部长,外界原寄予厚望,冀其能整饬近年素质下滑的公立教育系统,一展教改新气象。惟一年以来,除了小学废考一役,展现政治魄力外,鲜有重大教改措施出炉,与社会期待有明显差距。我们认为马智礼须调整其施政作风,重新摆正施政主轴,勾画清晰的教改路线图和时间表,以重建民众的信心,而非舍本逐末,在无关大局的细微未节消耗。

 

至于副教育部长张念群,作为负责华教事务的副手,持平而言,处理华教议题时,不论行政效率、透明度、民间沟通、纠正偏差,都发挥着一定的角色。惟部分涉及内阁决策的重大教育政策,未获内阁要员(尤其行动党部长)的配合。我们认为,政府团队里熟悉华教议题的部长须意识到,要改变相关教育政策,内阁盟友的支持与配合,是不可或缺的。

 

 

三、我们的期待与要求

 

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制度改革更需要政治意愿与社会共识方可达成。为了彻底改革现有教育弊端,提升国民教育整体素质,提出以下制度改革方案,冀望希盟政府在任期内如实推行。

 

  1. 检讨1996年教育法令》,依据多元文化原则制定新教育法令

现有教育法令乃据旧有单元思维制订,对于多源流教育体系不公。此外,该法令赋予教育部长过大权力,以致政治主导教育,引发诸多教育乱象。是以,我们认为希盟政府理应草拟新的教育法令,以取代既有教育法令。新教育法令必须:

  1. 认同多元文化是我国的丰富资源,依据多元文化原则,保障各族群母语教育之权利;
  2. 认同各源流教育体系,公平与公正发放教育资源;
  3. 协助原住民语言与文化教育发展;
  4. 限制与制衡教育部长的权限

 

  1. 推动教育分权

现有教育过于中央集权,应推动教育民主化,将教育权限下放于各级政府,以符合区域之间的需求差异,避免一刀切(one size fits all)的教育改革。

 

  1. 公布所有教育研究报告与数据

教育乃公共利益,教育部须依据透明与民主原则,公布教育研究报告与数据。分析任何社会课题,除了理论基础,还必须有赖事实和数据加以验证。此外,国内外的各项教育研究报告是专家学者的研究心得,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不该束之高阁。据此,教育部应:

  1. 公开各项教育研究与数据,上载工作报告书(annual report)与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至教育部网页供人下载;
  2. 发放详尽的教育部年度数据资料(statistic report),供学术研究用途。
  3. 公布特设委员会研究报告,包括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JKDPN)与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PPDUEC) 。

 

  1. 设置公民组织参与国家教育事务的机制

教育部与民间教育组织关系疏离,各项教育政策缺乏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沟通互动,因而往往引发各种争论,不利于政策之推展。基于教育事务涉及层面甚为广泛,教育部与教育类公民组织实属于共生关系,并非处于对立面,而有效沟通、交流与参与将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1. 教育部应邀请教育类公民组织参与活动交流,主动推动与民对话;
  2. 成立华文、淡米尔文、原住民语文教育事务委员会,委任教育组织代表成为委员,作为教育议题/国家教育咨询与交流之平台。

 

  1. 拟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我国多源流教育仍存在偏差与不公平之处,实与多元社会相悖,不利族群互动与融合。为此,我们要求教育部尽快拟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性文件,确保教育平等与母语教育之权利,进而推广与发展我国极具特色的多源流教育体系。唯有这样才能强化我国教育素质,改善族群关系,提升社会凝聚力。透过制订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让学生得以:

  1. 学习珍惜自身文化、欣赏其他文化,培养学生的多元观点;
  2. 认识多元社会议题,避免复制刻板印象,消除对宗教、族群的偏见与歧视。

 

  1. 成立教育监察委员会(Education Ombudsman

我们要求成立独立的教育监察委员会,监督教育部行使公权力的运作,强化施政效率,防止滥权弊端。委员会应向国会负责以确保其独立性,民众可以就管理不善、违法行政、不公平、歧视、滥权、不回覆、拒绝提供资讯、不合理的延迟等理由向委员会申诉。其特质包括:

  1. 委员会应有法定地位(statutory body),赋予调查和检控之权力;
  • 监察委员应由国会遴选委任,其年度报告也需呈交国会辩论。

 

  1. 重新审定中小学历史课纲,采用一纲多本政策

历史教科书为学生形塑史观,建构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强调民主社会的多元文化,尊重差异的价值,凡涉及历史事件、认同歧见等部分,都应并陈、讨论。历史并非单一,理应以一纲多本政策,开放教科书编撰之垄断,以确保不同论述与呈现的空间。基于我国历史存有诸多争议,教育部应成立历史编撰委员会,召集各族历史学者,以事实和证据,重新制定历史课纲。新课纲必须:

  1. 刻意压抑的历史事实提出检讨,忠实地还原历史真相;
  2. 符合史实,观点、立论客观,不应偏向特定群体;
  3. 超越政治,回归宪法,建立合乎宪法的国家史观,据此陈述国史。

 

  1. 全面承认统考,作为国立大学录取资格

华文独中统一课程,符合国家宪法与国家多元教育原则,董总至今已与多个马来民间组织对话交流,积极参与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的事务。是以,政府应履行《希望宣言》,尽速承认统考文凭,以吸纳独中人才,贡献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