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日期:2016年7月23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

地点:Swiss-Garden Hotel & Residences

 

尊敬的台湾中兴大学暨台北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 李玉平会长、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 林渭德组长、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方俊能总会长、

南洋商报社代表 沈小珍业务发展经理、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 钟启章董事、

各位嘉宾、

校长、老师们、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出席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优秀奖颁奖典礼。

 

首先,我谨代表董总向在全国统考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华文独中董事、教职员以及全体同学和家长在共同督促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果,确实是可喜可贺。

 

今天举办颁发陈嘉庚杯的仪式,就是对各位创下的成绩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

 

全国独中统考成绩优秀奖─陈嘉庚杯,设立于1994年,迄今已经是第22届了。这项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肯定各个学校办学中的强项,和总体的成绩,它给各校老师一种激励,精神上的鼓舞,起着一种鼓励良性竞争的作用。

 

统考是马来西亚华社争取母语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斗争过程中的一项创举,一项突破,一项特色。经过多年来华教工作者、董教总的经营和努力,独中统考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学术成就已经获得世界上许多著名大专院校的肯定。统考为数以万计的华文独中毕业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现代科技和人文学术领域前沿的大门,造就和培育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全国华教同道,在各位的共同努力和全力以赴下,已经成功把统考打造成一个本国华文教育的品牌,也在国际教育圈中获得重视和信赖。通过不断的奋斗中,不断的贡献中,统考已经闯出本土,放眼国际,前景乐观。

 

最后,我要强调设立这项陈嘉庚杯的动机和出发点是纯正而且是适时的,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值得我们鼓励和嘉许,我希望它能持续地坚持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

 

台湾中兴大学暨台北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 李玉平会长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 林渭德组长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方俊能总会长

 

南洋商报社代表 沈小珍业务发展经理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 钟启章董事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优秀奖颁奖典礼大合照

兴北之夜联谊晚宴大合照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2017年财政预算案》工作坊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日期:2016年7月23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1时正

地点:马华大厦M楼会议室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

中总总会长拿督戴良业、

华总总会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方天兴、

教总主席王超群校长、

拉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教授、

拉曼大学郑明瑜教授,

以及各华团代表与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主办单位邀请董总出席今天的《2017年财政预算案:备忘录》工作坊,并提供平台给本会提呈一些建议,以表达本会对2017年财政预算案在教育发展方面的意见与看法。

 

教育是一国之本,所培养的人才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可是,诚如砂州首长丹斯里阿德南所说,我国的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部每次换教育部长,都推出新的教育政策,这不但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感到混乱,也直接影响了全民的教育素质。我非常认同砂州首长的看法,教育政策不能反覆无常,说改就改,任何教育政策的推行,一定要坚守公平、合理的教育民主原则,不能随着个别的政治人物的变迁而随意变更。这种缺乏全面、长远的教育政策规划方式,所引起的种种行政偏差,除了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最终还会导致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扩大,造成我国的教育素质一再滑落,甚至落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

 

回顾历史,教育强则国家强,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面对现实,强国必先强教,是推动国家迅速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华社投下了无数的精力去捍卫与维护华校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办好华文学校,华社出钱出力协助国家推动教育发展,所捐出的款项甚至被视为华社的第二所得税。在另一方面,有关当局也必须为此而承受和面对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这种长期无形的对峙局面,耗费了国家的资源,拖延了教育发展步伐。有鉴于此,为政者应有高瞻远瞩的魄力,配合国内外局势的演变,全面检讨对各源流教育的基本政策。

 

在此,董总促请中央政府在《2017年财政预算案》,必须秉持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角度,在教育方面做到公平与公正,对现行的单元化教育政策改弦易辙,从而平均配置教育资源及发展拨款给我国各类中小学,让我国各源流学校都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因为家长选择让子女接受华小教育,而遭到中央政府在财政拨款上的歧视,从而影响公民子女的受教权益和福利。正所谓“取之人民,用之人民”,本会认为政府的资源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国家教育资源,应该让全民皆能享有。因此,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拟出一套透明、完善的教育拨款机制,公平且合理地对待各源流和类型的学校。

 

针对政府所发布的《2015年财政预算案》,华小发展拨款从原本的1亿令吉,遭删减成5千万令吉,本会深感失望。该拨款数额与国小的4亿5千万令吉发展拨款相比之下,不论从学校间数或学生人数,每间华小和每位华小学生平均所获得的拨款,都远远不如国小。本会也多次发表文告提出了本会的意见和看法,要求政府及教育部严正看待。

 

华文独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年来,华文独中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我国各领域协助推动国家发展,有的更以个人的才华扬名海外,把我国市场推向国际化。截至今年6月,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已从2015年的82,608人增加至84,363人。增幅为2.12%,增加了1,755人。这也证明了华文独中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依然受到社会的肯定。可惜,这一切并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珍视。更为遗憾的莫过于中央政府似乎忽视了华文独中的贡献,因此并没有拨款以及批准有需要的地区增建华文独中。此事已限制了我国华文独中在日后的持续发展。

 

在国民型中学方面,针对中央政府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所宣布出5亿令吉的教育设备发展和维持经费,至今并未明确公布其拨款分配金额。这让关心国民型中学发展的华社大众“心急如焚”。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然而,师资短缺问题屡屡发生,导致我国各中小学长期面对师慌问题,进而在学生学习进程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带来直接性的影响。教育部在处理师资调派的事情上,更是差强人意。华小频频面对不谐华语或非华裔教师被调派到学校执教已经是最好的证明。此举不但将造成我国华小特征面临变质的危机,而且还会降低我国教育的素质。国民型中学更因华文资格师资短缺的问题,剥夺了我国华裔子弟在中学阶段以正课方式学习母语的权利。有些学校甚至需要另聘外来的母语班教师(Pupils’ Own Language, POL)在课外时间教导学生母语知识。

 

在师资培训与管理方面,本会促请中央政府拨款恢复华小以华语为主要培训媒介语的师资培训课程,设立完善的培训制度,设置华小师范机制,聘请足够师训讲师,录取足够师训学员,改善教师调派机制,从政策和制度上根本地全面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此外,在中学教育阶段方面,本会促请政府应增加拨款并设立更多渠道,包括恢复在师范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以及国立大学开办相关课程,聘请足够师训讲师,录取足够师训学员,以培训足够的合格华文师资给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同时把华文班和中国文学班纳入正课,解决这些学校长期面对的华文师资短缺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的地位有待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管理机制需要完善。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结构合理、学习型、学者型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说,我国的政治现实与民意基础常常无法有效整合,甚至背道而驰,特别是华社在争取基本权益时,尽管必须仰赖执政成员党的配合以进行沟通、谈判与争取,但一些政党被寄予厚望时,华社无不期望其基本权益能得以维护,但是常事与愿违。很多时候,在观念上我们不得不接受政治的现实;可是在行动上我们太依赖妥协而放弃原则。我想问,教育是否可以“讨价还价”?是否需要通过哀求以获得施舍?既然我国政府是全民的政府,是各民族的政府,那么在施政上就应该以照顾全民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财政预算案在教育的拨款上也应惠及全民,制度化推动各源流教育的发展。唯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谢谢。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午宴暨新届理事会宣誓就职 监誓人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日期:2016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中午12时正

地点:槟城加巴星道金海岸海边海鲜餐厅

 

槟威董联会主席许海明局绅、各位尊敬的槟威董联会顾问、

各位理事、

各位华教同道、各位嘉宾、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槟威董联会主席许海明局绅邀请我参加今天槟威董联会的新届理事会宣誓就职仪式,并主持监誓。

 

众所周知,槟威董联会多年来致力推动州内的华教工作,自1953年创立,至今已有63年历史,该会始终站在维护母语教育发展的最前线,为民族教育大业的生存与发展,作出无私无畏的奋斗。我期许槟威董联会全体理事能够一如既往,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继续秉持维护与发展华文教育的使命,偕同其他州属的董联会,上下同心,团结在董总的旗帜下,引领华教的发展。

 

一直以来,各州董联会的领导层是董总的基本力量,他们形同“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只有各州董联会紧密团结,发挥团队精神,支援作为全国领导机构的董总,董总才能有坚实力量去领导和带动华教运动。董联会在推动、建设与发展华教工作方面有必要扮演州火车头的角色。唯有长期面向群众的各州董联会和其属下会员,才能深入了解各地华社的教育需求,并且直接、有效地协助解决华校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各州董联会必须要加大力度提升秘书处的功能及运作,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并且定期举办华教领袖培训营,栽培华教的生力军,以期加强州内华校董事的管理知识,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规划。

 

我建议,槟威董联会应仿效其他州属,通过租赁或购置店屋建立自己的会所。那么,董联会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就犹如有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有了自己的家,就可以展开更多的活动,也可以强化秘书处,带动会务的发展;有了自己的家,大家将更能够发挥众志成城的力量。只有这样,槟威董联会才能日益壮大,更有组织、更有规划地发展州内的华文教育。

 

各位同道,华文教育在我国发展,面对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压力,已处在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内在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不健全,人事派系的纠纷,甚至华教斗争路线和团结政策的论争等。这些问题和争论不只被扩大,甚至产生对立的局面。

 

无可否认,华校董事会是华校的保姆,没有华校董事会就没有今日的华校。华校董事会在捍卫和发展华文教育上一向扮演积极的角色。董事会成员团结一致,才能面对外在要消灭及打击华教的势力;如果将内部的矛盾扩大并演变为公开斗争,恐怕只会乱了脚步,让人有机可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提高警惕,凝聚广大华社群众的力量,凭着经久不懈的奋斗意志,华文教育才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反之,如果失去警惕性,华社群众不齐心合力去维护华教,母语教育将会面对不利冲击及变质危机。

 

而今,近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政府宣布即将在明年在华小实行的“双语言课程计划(DLP)”,我们必须要齐心合力,坚决反对推行的措施。根据教育部于2015年12月3日的文告指出,一旦学校实行“双语言课程计划”,该所学校就必须全面使用英语教学。小学组在这项计划下相关的科目包括一年级的科学与工艺世界和数学,以及四年级的科学和数学。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双语言课程计划”只是一项课程,不是政策,甚至宣称只要家长不认同,教育部就不会强制某所学校实行这项计划。可是,一旦学校接受教育部的献议,决定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那么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有鉴于此,我希望各学校的领导,特别是华小的董事们要提高警觉,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打开华小变质的缺口。

 

与此同时,我也呼吁在槟威董联会的领导和推动下,州内华小的董事会和家教协会积极响应董教总等七大华团发动的签名运动,身体力行签盖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并在8月31日前将有关签名表格交回给槟威董联会。

 

我国华教运动是一项群众运动,也是伸张民主人权和母语教育的运动。董总坚持立场,合情、合法、有理、有节,无畏无惧地坚决捍卫母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努力化解对母语教育的不利冲击和变质危机。同样的,面对有关当局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华社必须坚决通过各种管道来捍卫民族母语教育的权益。

 

除了抗衡不合理的现行教育政策,董总也积极推动华文独中的发展。为了精益求精,提升我国华文独中教育的素质,董总在今年设立了“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专案小组”,以集结专家学者和华教办学者,全面检讨2005年发表的《华文独中教育改革纲领》,针对全国华文独中的现况进行普查,搜集各界人士的意见,以拟定一份能引领华文独中教育事业开创新境界的指导文件,那就是《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在草拟蓝图期间,董总衷心期盼各华文独中董事会、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给予全力的协助与支持,让我们可以完成这项重要任务。

 

除此之外,国民型中学在我国华文教育体系里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让国民型中学在华文教育体系上更具独特的自主地位,我劝请各位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同仁,必须认清作为董事会成员的自主权。那就是抓紧国民型中学办校的主要特征,包括:确保传承中华文化、把华文列为正课、华文成为必修必考科目、董事会与政府在遴选校长方面的洽商权力,以及校地及建筑是董事会产业。

 

长期以来,董总除了积极关注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问题, 同时也响应其他团体号召,参与国民型中学课题研讨会;全力支持国民型中学董事会,要求州教育局委派拥有华文资格教师担任高职事件;提呈备忘录争取国民型中学的权益等行动,以捍卫国民型中学的董事会组织与主权,以及办学传统和特征。

 

最后,我再次感谢槟威董联会的盛情邀请,更要感谢各位同道对华教所作出的贡献,也感谢你们给予董总的支持和爱护。我祝愿槟威董联会在许海明同道的领导下,理事团结齐心,让会务更上一层楼;同时也预祝今天的新届理事会宣誓就职仪式顺利举行。华教长征艰辛而曲折,同道任重而道远。愿与大家相互勉励!谢谢。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2016年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闭幕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日期:2016年7月12日(星期二)

时间:下午2时

地点:Pusat Agro Tourism Homestay Sungai Sireh, Kuala Selangor

 

Puan Noorul Ashikin Binti Mohd Din, (General Manager Tourism Selangor Sdn Bhd),

Encik Md Saad Bin Mahsah,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Tourism Selangor Sdn Bhd),

Encik Abu Bakar Moin, (Chairman of Kampung Sungai Sireh Homestay),

台湾基隆 市立 武仑国民中学 辜雅珍校长,

台湾台北 市立 长安国民中学 周婉琦校长,

董总同仁、Kampung Sungai Sireh Homestay团队、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董总,感谢雪州旅游局赞助本次马来文化体验活动。让董总有机会可以带着海内外学生走进马来村庄,短期学习马来文化。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该跨越种族的藩篱,透过活动主办,让孩子们有机会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习其他族群的文化,彼此相互学习,开阔视野。

 

马来西亚最大的魅力是具有多元种族、文化和信仰。如今,跨国和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生活一部分。就像马来西亚的多元学校特色,华裔学生在国民中学求学,也有巫裔孩子在华校念书,彼此互相认识与学习。

 

董总成立至今已经62年,而本会在推动学生教育的刊物——《中学生》月刊也已经创刊了30年。经过一甲子的努力和坚持,董总持续推动及尊重各民族语言学习外,亦让华裔孩子有机会在国内实践跨民族与跨文化的学习,促进族群间的互动。

 

在推动学生活动上,本会《中学生》月刊最大的特色是凝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一起活动,每年举办海外游学团带学生出国考察。这一次,配合《中学生》月刊创刊30周年庆,本会与雪州旅游局合作,邀请台湾两所中学,即是:台北市立长安国民中学 、台湾基隆市立武仑国民中学,35位学生和8位老师来马与本地10所中学62位学生以及6位老师一起认识马来同胞的生活、习俗与文化。

 

目前,董总正在草拟《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在学生教育的推广上,也会思考如何让华校孩子能有更多机会与马来、印裔师生一起举办活动,相互学习,让我们的孩子能有更多机会跨越族群与语言,学习及掌握跨族群的沟通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雪州旅游局、Kampung Sungai Sireh Homestay 委员会,让国内外的青少年有机会寄宿在马来村庄。

 

我谨代表董总宣布,为期7天的华巫印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圆满结束,希望这几天学习,可以让青少年继续突破跨越族群学习,共同缔造更多元的认识。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2016年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开幕礼 董总首席执行长孔婉莹讲词

日期: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5时

地点:Pusat Agro Tourism Homestay Sungai Sireh, Kuala Selangor

 

 

尊敬的适耕庄州议员黄瑞林先生,

Encik Md Saad Bin Mahsah,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Tourism Selangor Sdn Bhd,

Encik Abu Bakar Moin, Chairman of Kg Sg Sireh Homestay,

雪州旅游局、Kg Sg Sireh Homestay团队、董总出版局同仁、校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董总及全体学员向马来同胞,尤其是雪州旅游局及Kg Sg Sireh Homestay的团队说声:Selamat Hari Raya Aidifitri。感谢你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仍然坚守岗位,全力给予我们协助,非常感谢!

 

由董总出版的《中学生》月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今年已经迈入30岁。她是目前马来西亚唯一一本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及辅导性学生读物,除了教育功能备受肯定,《中学生》月刊也透过各项青少年动态活动的举办,与本地及海外各校建立合作关系,旨在推动青少年教育发展。

 

董总主办“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的目的,除了庆祝《中学生》月刊创刊30周年纪念,感谢海内外青少年的支持外,还希望促进马来西亚青少年与国际接轨。我们成功邀请到台湾2所国中共43位师生,本地10所独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68位师生一起活动,深入交流,相互认识彼此的文化,以提升我国青少年国际视野之余,增进海外学生对我国的认识与支持。

 

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小世界·放大看。这当中有“城市华印文化精髓”、“华文教育发展特色”以及“体验马来文化村庄风情”三大项目。我们希望透过三大种族的文化观察与体验活动,引导海内外青少年认识小世界,并刺激青少年放大看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

过去四天,我们的学生不仅有机会认识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文化,而且还走进雪兰莪州最大型的华人新村,认识淳朴传统的新村特色。除此之外,学生们也透过参访林连玉纪念馆,以听故事的方式认识我国华文教育的崎岖发展史,实属难得!

 

活动在今天正式进入“体验马来文化村庄风情”的项目。非常荣幸的,我们获得雪州旅游局的全力支持,在适耕庄和瓜拉雪兰莪甘榜双溪希列 (Kg Sg Sireh)进行马来文化体验活动。

 

适耕庄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而甘榜双溪希列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马来村庄,在雪州旅游局的悉心安排及赞助之下,我们的学生将体验马来乡村的寄宿家庭生活、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手工制作。这不仅对本地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体验,对外国学生更是感觉新鲜,我相信将让两国的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谨代表董总向各个合作单位致以万分的感谢。如果没有你们的全力协助与支持,“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不可能成事。预祝活动顺利,成功!谢谢!

 

 

 

“2016 International Culture Camp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pening Speech by Dong Zong’s CEO Miss Hong Woan Ying

 

 

Date:     10th July 2016 (Sunday)

Time:     5.00pm

Venue:    Pusat Agro Tourism Homestay Sg Sireh, Kuala Selangor

 

 

Honourable YB Ng Suee Lim (ADUN Sekinchan),

Encik Md Saad Bin Mahsah,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Tourism Selangor Sdn Bhd,

Encik Abu Bakar Moin, Chairman of Kg Sg Sireh Homestay,

Officers & Staff Team of Selangor Tourism Board,

The distinguished visitors and participating groups – the Principals, Leaders & Head-teachers of Malaysia & Taiwan Secondary Schools, our Staff members of Dong Zong Publishing Department, Working Committee Members and Team mates,

 

 

A Good Evening to you all and a warm welcome for your presence here.

 

First and foremost, on behalf of Dong Zong and all the participating groups, let me extend our heartfelt warm wishes to all our Malay friends, especially the diligent Officers & Staff Team of Selangor Tourism Board, A “Selamat Hari Raya Aidifitri to you all!”.

 

In our deepest heartfelt appreciation for your still holding fast to your hard work despite enjoying your holiday festive celebration with your families, we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giving us your full support and valuable assistance of which if without your kindest help,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launch our camp programmes successfully!

 

This programm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Camp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s launched by Dong Zong’s Monthly Magazine, ‘Majalah Pelajar’ – it comprises, on the whole, 68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10 Malaysian 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 & National Secondary Schools, as well as 43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2 Taiwan National Secondary Schools, altogether 111 (one hundred and eleven) of them who will join us as a big group to experience in live, our rich, diversified cultures of the three main ethnic people, the Malays, the Chinese & the Indian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There will be 7 days of cultural events, and today, we officially embark on a series of “An unusual cultural homestay experience in a traditional Malay village”; we are deeply honoured to gain the full support from Selangor Tourism Board to carry out the homestay activities located at Sekinchan and Kuala Selangor Kampung Sungai Sireh.

 

Sekinchan is our local, famous tourist spot, and Kampung Sungai Sireh is a typical Malay village with very unique features to offer to the visitors. Under the sponsorship and wonderful arrangement provided by Selangor Tourism Board,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have a real experience of the Malay homestay village life and Malay customs, enjoy their special drinks and local food of Malay cuisine, as well as the making of the traditional Malay handicraft.

 

These events, not only enrich our local students with fascinating cultural experiences but also provide exotic and stimulating cultural experiences for the two foreign schools’ students to bring home with them a camp life that will be unforgettable and memorable.

 

Lastly, I, on behalf of Dong Zong,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 various units that have contributed your co operations and help. If without your full support and wholehearted assistance, this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e Camp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ll not be accomplished. Wishing all our camp activities to run smoothly and your journey of the new exciting experiences will be successfully fulfilled!

 

I wish everyone good health and all the best. Thank you!

2016年度陈嘉庚杯──全国华文独中统考成绩 优秀奖颁奖典礼 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代读讲词)及兴北之夜联谊晚宴照片

金群利环球院校与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 联合办学协议签署仪式 见证人董总主席天猛公拿督刘利民讲词

日期:2016年7月5日(星期二)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森美兰 d’Tempat Country Club

 

金群利环球院校董事经理兼创办人拿督李典和、

中国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院长魏伟先生、

金群利环球院校执行董事李荣文先生、

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理事、

中国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师长、

金群利环球院校管理层主管、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金群利环球院校董事经理兼创办人拿督李典和邀请本人见证两校联合办学协议的签署。同时我也欢迎来自中国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魏伟院长及师长,莅临马来西亚进行办学合作和交流。今天是金群利环球院校与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进行两校“联合办学协议签署仪式”,这项跨国的联合办学可说意义深远,也是两校合作的良好开端。

 

我要乘此机会让来自上海的师长认识董总。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成立于1954年,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华校董事联合会或董教联合会所组成,更直接的说是全国1350多所华文学校董事会的总机构,积极争取民族权益。在反对不平等政策的前提下,“董总”结合“教总”,即是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因此合称“董教总”,是我国的两大华文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在过去逾一甲子的携手艰苦为华文教育奋斗的严峻考验,已树立起董教总作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言人和华社民办教育领导机构的鲜明形象。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为一枝独秀,是除了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和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马来西亚华人人口逾6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4%,日常社交中除使用方言外,华语是绝大部分华族共同使用的母语。

 

为了维护华人学习母语的权力、传承中华文化、为国家培育人才,长期以来,马来西亚的华社通过华人政党向政府提出诉求;董教总作为维护和发展马华文教育的主要民间机构,为华文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华社先贤在艰苦的情况下出钱出力,坚持奋斗与建设,支持华小和独中的生存与发展。华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由我国各个阶层热心和热爱华文教育的人士捐款而来。大家都说,马来西亚的华人要缴纳“两种税”:一种是交给政府的所得税,一种是捐钱给华校。

 

华文教育在我国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全有赖于华社坚贞不渝的支持和捍卫。我国有成就的文教慈善家众多,拿督李典和就是其中的一位人物,他白手兴家,不但是我国成功的企业家,也热忱社会公益,特别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不遗余力。多年来,在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与文教事业方面,拿督李典和始终给予最大的支持,捐资建校助学,支持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事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善举,是我国华商典范。

 

我认为今天举行的金群利环球院校与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联合办学协议签署仪式”,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因为国际跨校合作能让两校的优势相辅相成,加强彼此的学术交流和学生培养,促进中华文化在亚洲区内以至全世界的发展。我想教育需要有跨文化的层面,同时也要在不同文化汇聚之下寻求新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师生参与跨校学习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深化多元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本身也大有帮助,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冲击、碰撞、交流之下的多元教育所呈现的多元性面貌。

 

国际化或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的趋势。在全球化的国际趋势下,除了经济实体的整合与建立,文化的频繁交流,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提供教师和学生宽宏的国际视野、多元的观点、以提升教育及研究的品质和内涵。我希望我们国家的办学者应该珍视跨国跨校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经验,以丰富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成果,建立学校和学生的优势和竞争力。在目前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尤其生活在全球化与互联网这个年代,学生们更要有宽大的视野和才能,以应对现代社会的竞争,因此,我要鼓励学生们把握难得的学习和体验机会,进一步了解两国的文化,学习对方的特长,这对于目前的学习生涯和未来的工作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预祝金群利环球院校与上海市张江专修学院的合作圆满顺利,两校在教学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祝福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