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21日

吁教部纠正历史教材失实

组跨族群专家委员会检讨

 

最近教育部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又引发争议,有学者分析指有关历史教科书以马来人和伊斯兰宗教为中心,对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介绍所占的篇幅不是极少,就是只字不提,无法反映国情且失实。董教总吁请教育部正视问题,立刻采取具体行动,纠正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问题。

 

事实上,教育部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长期存有浓厚的单元化、排他性的思维,以及史实呈现失衡和曲解的问题,且没有全面如实反映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情,导致历史教科书没有体现全民历史的精神,令新生代无法真正和全面了解国家历史,甚至有误导之虞,而且来自一些族群以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学生更会深感被排斥和被边缘化。这种种问题的发生,都违背我国多元社会国情,其引发的长期争端实际上已破坏了国民的团结和归属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进步。这是政府必须认真加以纠正和解决的严重问题。

 

政府在今年2月推出的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提出通过历史教育促进国民团结。有鉴于此,董教总呼吁政府言行一致,召集各族学者专家和教育界人士,并成立委员会,以寻策解决历史教科书的各种问题,当中包括修改中小学历史科的课程与评价标准文件(DSKP),成立由各族包括沙巴和砂拉越的学者专家和教育界人士组成的历史教科书撰写团队和督导委员会。

 

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政府长期以来在施政上往往突出单元化思维,致使种族和宗教极端主义蔓延,各种恶劣言行层出不穷,但政府却往往没有迅速表明立场和积极处理问题,才造成祸延至今的恶果,令人民对国家的前途深感担忧和失望。我们认为,每当发生任何的种族和宗教极端言行或破坏国民团结的事情,政府就应迅速站出来,采取行动加以制止,而不是默不出声,任由问题恶化和持续下去。如近日峇株巴辖某所国中把体育种族化,规定某些运动项目只限特定种族的学生参加的事情上,教育部就立刻采取行动,纠正有关问题。

 

教育部的中学标准课程(KSSM)强调培养学生的高思维和批判的能力。董教总认为,政府应重新规划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和纲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讨论、反思和批评历史的空间,兼听则明,打开视野,培养理性、思想开明和有归属感的新生代。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9日

驳斥马哈迪冥顽不灵

单元思维碍教育进步

 

前首相马哈迪日前受访时再次重提宏愿学校计划,推崇单元教育,认定母语教育分裂国民。董教总认为,经历二度任相、希盟倒台后,马哈迪仍不改其志,欲藉由宏愿学校实现单一源流学校的目标,一再曝露他否定多源流的存在价值,罔顾多元社会现实。

 

马哈迪的教育观不外是迷信科技,眨低人文,独尊英文,漠视多元。当年独排众议,坚持推行宏愿学校与英语教数理,结果莘莘学子惨当白老鼠,虚掷巨额公帑和教育资源,弊端罄竹难书,蹉跎多年失败告终。如今老调重弹,足证其人冥顽不灵,缺乏反省能力,且教育见解严重滞后,大开时代倒车。

 

马来西亚的文化多样性,应归功于独立建国前保留至今的多源流教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这是我国的独特资产。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抹煞。企图用单元教育或宏愿学校来消除族群隔阂,其实见树不见林,无视国内族群问题源于长期政策偏差、政治炒作,导致各族之间的鸿沟难以化解,充其量只能展现表面和谐,核心争议待解。

 

母语是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身份的象征。推广母语教育,等同传播多元文化。捍卫母语、维系多源流教育体系,是体现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与尊重。多源流学校乃秉持母语教育之原则而存在,虽然各校教学媒介语不同,惟课纲皆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执行,传授相同的知识与价值观,亦开放各族子弟报读。妨碍国民团结之说于事实不符,朝野应关注教育政策朝令夕改,避免让家长对国家教育失去信心。

 

我国经历二次政党轮替后,百年树人的教育政策,能否与时俱进,各界对此普遍关切,政府与人民如果不思彻底变革,将让单元思维继续腐蚀社会根基,贻害学子。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9日

谴责巫统区部分化族群

增建朱运兴华小合情理

 

针对巫统梳邦区部主席拿督阿曼阿兹哈号召居民反对在雪兰莪蒲种金銮镇兴建朱运兴华小的行动,董教总对此深表遗憾,并加以谴责。文告全文如下:

 

  1. 董教总表示,金銮镇是华裔人口密集区,基于当地没有华小,再加上附近的华小也已面对学生人数爆满的问题,因此,在金銮镇兴建朱运兴华小是迫切需要,以满足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董教总表示,各源流学校都是国家教育的主流,也是我国的优势,并受到我国联邦宪法的保障,而且教育法令也明文规定可以兴建华小。有鉴于此,增建华小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董教总表示,巫统梳邦区部抗议在金銮镇兴建华小的行动是在制造族群分化和挑起仇恨情绪,严重破坏国民团结,这是各造必须严厉加以谴责的不负责任行为。
  1. 董教总表示,近年来,国内种族极端主义气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不负责任的政客和组织做出破坏国家和谐与团结的恶劣行径,包括发表关闭多源流学校的言论、入禀法庭挑战华淡小的合法性,以及反对兴建华小等的事件,而且情况日趋严重,已经对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董教总认为,国盟政府强调以《联邦宪法》和《国家原则》作为推动国民团结的基础,因此,对于当前这种种破坏国民团结的所作所为,政府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付诸行动,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捍卫国家多源流教育的体系,并采取行动制止任何破坏我国多源流教育制度的言论和行为,以免继续撕裂我国的多元社会。
  1. 董教总表示,虽然华小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不过却是开放给各个族群的孩子自由报读。华小的办学成果获得非华裔家长的认同,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非华裔家长让孩子报读华小。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华小的非华裔学生近20%,是各源流小学不同种族学生就读比例最高的学校,这证明了华小是多元族群的学校,各族群孩子都可以在华小愉快地一起学习,有助于促进不同族群间的认识与了解。

 

我国各源流学校并存发展已超过两百年之久,不但丰富了我国多元社会特色,而且数十年来的存在与发展证明了多源流学校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因此,董教总促请各界,特别是政治人物认清我国多元社会的事实,以及各源流学校的存在和发展符合我国多元族群的实际需求,停止利用多源流学校的存在来大做文章,以达到本身的政治利益,进而破坏国民团结。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4月15日

吁朝野展现政治承担

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

 

董教总呼吁朝野政治人物,与其耗费心力在爪夷字课题上互批不是,大打口水战,还不如拿出政治担当和勇气,踏实做事,全力解决爪夷字争议。近98%华小不同意爪夷字教学,家长的意愿既已十分明显,教育部应当从善如流,搁置该措施,朝野政治人物更责无旁贷,力促当局停止这项违背民意的措施。

 

近日外界批评董教总在爪夷字课题的立场前后不一,态度前倨后恭,我们认为相关言论有失公允, 不符事实,具有误导性。 事实上,董教总的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反对爪夷字,而是不认同目前教育部推行的教学模式,有违我国的多元文化国情。反之, 应参照 2015年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以介绍各族语文书法艺术的方式,向小学生引介包括华文、泰米尔文、爪夷文字书法、东马各族书法等,更为可行、妥当,此建议亦获得教育部副部长马汉顺的认可。同时,我们坚持将学校董事会纳入在决策过程中,因此要求教育部搁置该措施,召集华印裔、东马相关文教团体共商研议。

 

无论希盟或国盟政府时期,董教总一直秉持上述立场,戮力监督教育施政。去年7月,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曾在国会书面问答时称,将重新详细检讨华淡小的爪夷字教学,遗憾的是,迄今已逾半年,未见任何后续跟进检讨,反而无视华印裔社会要求搁置此项措施的声音,在今年初继续向华淡小家长派发落实爪夷字问卷,再次引起民间的不满。

 

对于教育部光说不练,我们呼吁朝野政治人物勇于任事,回归教育专业,共同解决爪夷字教学争议。我们将继续不亢不卑地监督教育施政,也欢迎各界建言、检验。

团结蓝图应体现多元国情 跨族群交流摒弃单元思维

团结蓝图应体现多元国情 跨族群交流摒弃单元思维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3月8日

团结蓝图应体现多元国情

跨族群交流摒弃单元思维

 

国盟政府在今年2月15日推介《国家团结政策》及《2021-2030年国家团结蓝图》(以下简称“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为国家的团结制定了三大愿景(aspirasi),12项策略(strategi)和41项转型策略(anjakan strategi)。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阐明以《联邦宪法》和《国家原则》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董教总对此表示认同,因为《联邦宪法》是我国的宪政民主与国民团结的根基,保障国人享有信仰自由,以及学习和使用母语的权利;而《国家原则》则是团结国民的核心价值,以创造一个公平社会,自由对待各族群多彩多姿的文化传统。因此,政府必须从多元的立场来推动国民团结议题,确保相关政策与执行符合《联邦宪法》和《国家原则》的精神。

 

《国家团结政策》第6页提到,一般而言,团结的定义是塑造一个共同和统一的“国族认同”(identiti nasional),例如一个民族和一个语文。不过,基于我国是一个多元种族、语文、宗教和文化的国家,因此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强调以“多元中的团结”(perpaduan dalam kepelbagaian)作为国家团结的概念(konsep perpaduan),以维护我国多元社会的和谐。董教总认为,若把“国族认同”视为单元文化的认同是非常狭隘的,完全不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国情,无助于促进全民团结与社会和谐。有鉴于此,政府以“多元中的团结”作为我国团结的概念是正确的方向,但这个概念必须全面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和执行方案,而不仅仅是流于华丽的词藻。

 

与此同时,对于《国家团结政策》第27页提到“民族国家”(negara bangsa),在推动国民团结的议题上,若强调单元思维的“民族国家”概念并不符合我国多元国情,这种治国模式将导致施政不公,且与文件中强调的“多元中的团结”相互矛盾。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社会构成的国家,“多元文化国家”(multicultural state)的概念才符合实际情况,以不分种族和宗教,保障全民福祉,确保国人公平享有国家繁荣、进步的果实。因此,董教总促请政府就此厘清,并与各族群团体密切讨论,集思广益,确保“多元中的团结”的概念得以真正落实。

 

多元与团结并行不悖,在多元族群国家里,族群和谐与国民团结是国家稳健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公平的政策上,否则将危害我国的建国根基。事实上,独立至今,各族群早已经秉持异中求同的团结精神,共同建设国家的发展,然而,执政当局在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上并未落实公平施政,再加上部分政党、组织和个人蓄意歪曲事实,发表种族和宗教极端言论,这种种因素无不妨碍国民团结。因此,董教总认为,若要达致真正的全民团结,政府必须公平对待各个族群,任何人士一旦企图挑起族群敏感情绪,如鼓吹关闭多源流学校,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捍卫国家多源流教育的体系,而不是放任和默许有关争议继续延烧,这绝对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我国各源流学校并存发展已超过两百年之久,是国家的宝贵资产和竞争优势,丰富了多元社会特色,而且数十年来的存在与发展证明了多源流学校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因为各源流小学都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课程纲要,一起学习共同的价值观。遗憾的是,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并未明确肯定多源流学校教育体系,反而提到宏愿学校有助于培养族群间的相互了解和加快国民融合(integrasi nasional)的步伐(《2021-2030年国家团结蓝图》,第40页)。董教总对此坚决不认同,并重申反对宏愿学校的立场,因为宏愿学校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以马来文作为各源流学校的统一教学媒介语”,最终改变华小和淡小以各自母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多项研究证明,宏愿学校效果不彰,各校虽共用设备,却未能抵消长期以来由各种外在社会因素所构筑的无形屏障,形式上的结合并无法促进有效的沟通与融合。

 

一味强求各源流学校设在同一屋檐下并非良策,反之应强化各校之间的接触与互动,推动各族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方为促进族群谅解和国民融合之道(《2021-2030年国家团结蓝图》,第39页)。我们认同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要加强各源流学校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团结。事实上,各源流小学早已在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下,举办体育和文化等各种跨族群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近年来,华文独中也透过跨族群交流活动,加强和其他源流中学如私立宗教学校的互动。

 

董教总向来尊重马来语在联邦宪法下的国语地位,致力于提升华小和华文独中学生的马来语水平。与此同时,董教总也促请政府紧密与华校老师及相关的教育团体进行交流和讨论,依据教学原理来拟定符合母语非马来语的学生有效学习马来语的教学法,方能强化学生对马来语的掌握能力。此外,政府也应拟定具体计划,鼓励各源流学校学生学习多种语文和文化,以促进各族群的了解与团结。

 

我们肯定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中强调马来文作为团结国民的语言,并积极推动马来文的使用,但也认为政府必须同时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绝对不能因此边缘化非马来语的母语教育。

 

国家团结政策和蓝图提出,必须提高人民对国家历史的理解和赏析,以促进国民团结。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历史课本并没有全面如实反映多元族群、文化和宗教的国情,这是当局必须加以纠正的,因为这将导致我们的新生代无法真正和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甚至会被误导。董教总强调,历史课本必须根据我国的历史实况和多元的国情来编写,包括对各族人民在建国的贡献上给予肯定,以培养各族群新生代互相了解、尊重及合作友爱的精神,进而促进国民的融合与国家的团结。

 

董教总表示,国盟政府要推动国民团结,首先必须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历史基因,以行动彻底摒弃单元化思维的治国模式,纠正任何破坏国民团结的相关施政,立法遏止种族和宗教政治极端言行,从而改善国家的政治生态,凝聚人心,共同努力使国家迈向光明的前景。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2月26日

 

1. 政府目前已经展开第一阶段国家冠病疫苗接种计划,而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日前也表示会安排教师优先接种疫苗,并在教育部的安排下,将会有5万5539名高风险教师纳入首个阶段疫苗接种计划的群体,董教总对此表示欢迎,因为这将确保学校重新开放后,保护老师免受病毒感染,让师生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教学与学习。

 

2.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日前宣布,私立学校将根据政府学校的时间表复课,因此,包括华文独中在内的私立教育机构目前正进行各项复课准备工作,以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让学生返回校园学习。无论如何,由于政府至今没有明确说明私立教育机构的老师会否被安排优先接种疫苗,引起大家的忧虑,董教总对此深表关注,并促请政府在国家冠病疫苗接种计划中,必须确保在教育部注册下的华文独中、私立中小学、宗教学校等私立教育机构的教师得到与政府学校老师的同等待遇,被安排在优先接种冠病疫苗的群体。

 

3. 董教总表示,政府和私立学校都因疫情的影响而关闭一段时间,这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加剧了教育中不平等现象,不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为了让所有教育机构能够重新开放校园,从而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活动,确保站在教学前线的所有老师接种疫苗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有效地阻断冠病的传播,同时也让父母有信心把孩子送往学校上课,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抗疫下,最终使到学校教育重回正常的轨道,惠及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