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11月16日
 
  1. 针对教育部长法丽娜表示,教育部已在今年启动“华淡小教师重新标签”计划,并指出华小华文老师过剩540人,因此在未来5年内,即2024年至2029年没有培训华文教师的需要,董总和教总(董教总)深表惊讶,认为教育部长的谈话不可思议,不但有失专业,更是不负责任,势必加剧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


  2. 根据教育部早前发表的数据,华小目前还缺乏1300位老师。此外,华小平均每一年大约会有500到600位老师退休或离职。因此,若以每年500位老师卸下教职来计算,从2024年到2029年,保守估计华小将缺乏约3000位老师,再加上目前的1300位,一共是4300人,这当中肯定有很大部分是华文老师。试问教育部是否有培训足够的新老师来填补这些职位,包括华文老师的职位?根据教育部师范学院目前正在培训的华小华文师资,从2024年至2028年毕业的学员只有  252人,这绝对是不足以填补接下来几年华文师资的空缺。有鉴于此,董教总强烈要求教育部必须每年都为华小培训一定数量的华文老师,以确保华小有足够的华文师资。

    目前师范学院主修华文的华小组学员人数
    202311116 01

  3.  在目前小学师资培训的机制下,培训一位老师需要5年的时间,这也就是说2024年招收学员进入师范学院受训,要在2029年才会毕业,然后被派到学校执教。有鉴于此,教育部从2024年至2029年不再培训华小华文老师,这意味着从2029年至2034年都不会有新的华文老师。届时,华小华文老师的空缺肯定就非常严重了,因为从2029年至2034年的每一年也是会有约500位老师退休或离职,而出现许多空缺,这还没有计算因为学校增加、班级增加和学生增加而导致老师也必须增加的情况。所以,实际的情况是华小需要更多的老师,这是教育部长必须清楚了解的。


  4.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在计算小学老师的需求时把各科老师分开统计,即把华文老师定为只是教华文科的老师,至于教导其他科目如数学、科学、历史、体育、美术等科目的老师,则归为有关科目的老师。教育部这个做法完全忽视了教育部在过去数十年来培训华小师资的模式,即以培训主修华文科的华小老师为主,这使到被派到华小执教的华文老师除了教导华文科,同时也必须负责教导数学、科学、美术和音乐等其他以华文作为教学媒介的科目。因此,教育部以上述方式来计算,并指华文老师过剩的现象,根本无法如实反映华小实际的师资需求情况。

  5.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师资计算系统出现华小华文老师过剩的假象存在已久,并对华小的师资安排和培训等相关事宜造成负面影响。董教总多次向教育部提出有关问题,并要求教育部解决,而且也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包括建议教育部在培训华小老师时,必须以华文作为主修课,而其他非语文科目包括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和音乐等则作为副修科目或双主修的模式,以确保被派到华小的老师都能够教导所有以华文作为媒介语的科目,而且学校在安排老师教学的工作上更为顺畅。但教育部始终没有接纳此项建议,这也导致十多年来,华小华文师资的计算方式没有获得纠正,教育部一再重述华小华文老师过剩,但却没有正视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对症下药解决华小的师资问题。

  6.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最近所进行的重新标签教师工作把华小华文科老师过剩2000多人减少至500多人,这证明教育部一直以来在华小师资的计算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过,虽然这次的华小师资重新标签有助于厘清数据上的错误,但基于华小华文老师统计的问题相当复杂,而且行之有年,所以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妥善处理。因此有关500多位华文老师过剩的数据,其实也无法如实反映华小的实际情况,因为这些老师实际上还是在教着华文及其他科目。因此,教育部有必要对此再进行更加详细的计算和研究,寻求最妥善的方案。事实上,鉴于华小的特殊情况,教育部应该以一个班级一个华文老师来计算华小应该要有的华文老师数量,这样才比较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因为华文科的节数较多,所以华文老师一般上都必须兼任班导师,以方便班务的处理。目前教育部的处理方式是平均两班到三班才会分配1位华文老师的做法,根本就无法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这是教育部必须慎重考虑和采取的方案,以便能够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做出根本的改变,才能够有效解决华小师资标签的问题,并确保不会出现华文老师过剩的假象。

  7.  近来发生的多起事件,让大家明显看到教育部长对华小的情况非常不了解,因此董教总希望能够和教育部长直接会面交流华小的课题,让教育部长清楚了解华小的实际情况,彻底解决华小师资及其他种种相关的问题。董教总表示,早在教育部长刚上任时,就于2022年12月22日致函要求和教育部长见面交流,但却没有得到部长任何回应。2023年6月20日,教总主席谢立意出席一项由教育部长主持闭幕的活动时,也亲自向部长提出见面的要求,部长当时指示其助理进一步安排,但也同样没有下文。董教总最近也于2023年10月25日再次致函教育部长要求见面交流,但至今都没有接获部长的回应。对于教育部长对董教总的见面要求一直回避,而且也没有任何下文,董教总深表不满,并公开要求教育部长和董教总见面交流,以解决各项华教课题。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董教总对团结政府执政一周年的教育施政回应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11月24日

“为政应矜察民欲,教改须戮力变革”
——董教总对团结政府执政一周年的教育施政回应


首相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就任满一周年。一年前,新政府肩负着国人莫大的改革期待上任;一年过去了,从民调来看,这一年来民众已有公断。默迪卡民调中心日前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只有五成民众满意首相安华的施政,比起一年前上台的68%满意度挫跌近两成,创下上任以来新低。而且,对执政团队的施政满意度只有41%,低于不满意度的48%,只有三成民众认为国家正往正确方向前进。

董总与教总作为民间教育团体,极为重视教育领域的表现。总体而言,无论教育部或高教部一年来对教育行政的改革虽有投入,但缺乏宏观的教改方向,对母语教育领域亦不敏感,坐视政治与宗教因素一再干扰教育发展。

教育部长法丽娜上任之初既明言无意实施新政策,只著重在七大核心议题。这包括教育部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低收入群体(B40)学生的多重贫困问题、学生辍学问题及识字和算术问题、教师福利、老旧校舍翻新、学校数字教育的能力。同时,教育部还推动强制义务教育延长至十一年的立法工作,推出各项方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增设政府学前班和幼儿园班,重视防制校园霸凌与性骚扰,加强校本评估(PBS),站稳立场不恢复小六评估考试(UPSR)和中三评估考试(PT3),這些努力确实值得肯定。

不过,“华文和淡米尔文师资过剩,未来五年无需培训”的言论,曝露出教长法丽娜不谙华淡小师资的实际情况,焉能解决长期师资短缺问题。公立学校引入四十圣训”鉴赏单元一事,引起非穆斯林社群强烈担忧,教长从善如流,邀集民间教育团体对话厘清。不过“声援巴勒斯坦周”招致非议后,教育部却一意孤行,罔顾多源流教育体系的事实,全然无视公民社会的意见。

其余团结政府尚未落实的竞选承诺,包括华小“10+6计划”,增加10所新华小及搬迁6所微型华小尚待完成,雪州朱运兴华小复工无期,财案拨款各类学校细节不明,制度化拨款独中和三所民办大学遥遥无期,更遑论承认统考文凭,还有废除大专法令,废除大学固打制,制定兼顾公平与竞争力的大学录取政策,以上所列,政府迄今仍置若罔闻。

教育改革不容怠惰,不得虚应故事,不能只关注琐碎和虚浮事项。虽然政府不必随民调起舞,但若民调足以正确反映民意,政府应当尊重民意,依民意施政。我们认为,只有从制度运作、体制生态、资源分配、管理偏差四方面改革,大破大立,才有出路。

随着昨天布城上诉庭维持2021年12月吉隆坡高庭宣判华小和淡小使用华文和淡米尔文作为教学媒介语是受到宪法第152(1)(a)和第152(1)(b)条文所保障,因此符合宪法。这项标杆性的判决,充份地证明了我国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合法地位及其所应享有的平等权益,有助于巩固我国多元社会的特征,并有利于国家的和谐与发展。

值此由首相安华所领导的团结政府执政届满一周年之际,昨天上诉庭这项判决也应视为首相倡导的昌明大马理念的重要契机,希望当局快速调整、找出方法、解决问题,接下来要有更多、更有力的作为,来回应民意的期待。我们期许首相安华及其执政团队深刻检讨,在新的一年展现改革魄力端出佳绩。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政府应公布各类学校拨款分配细节 拨款支持独中和民办大学学院发展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10月14日
 
政府应公布各类学校拨款分配细节
拨款支持独中和民办大学学院发展

 
首相和财长拿督斯里安华日前提呈2024年财政预算案,教育领域获得最多拨款,总共750亿6593万令吉,占预算案拨款总数(3958亿令吉)的18.97%,而且教育部(587亿2646万令吉)和高等教育部(163亿3947万)的拨款都比2023年的增加(见表1和表2)。
 
联邦政府重视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投入更多资源,值得肯定。尤其是教育部于2024年财案获得分配用于维修各类学校、提升450所破旧学校和增建26所新学校的发展拨款,高达44亿3000万令吉,比2023年财案的23亿8000万令吉,激增20亿5000万令吉(表3)。
 
2023年和2024年财案对学校发展拨款分配含糊不清,缺乏透明度。董教总重申及促请政府必须把各源流学校的增建、迁建、扩建和重建拨款纳入财案,尤其是确保自2017年已获批准增建和搬迁的华小能够早日建竣和开课,解决有关学校面对的缺乏资金和校地问题。
 
此外,我们促请政府依循2019年和2020年财案,详列国小、华小、淡小、国民型中学、教会学校、全寄宿学校、玛拉初级理科学院、民办宗教学校、华文独中以及民办的新纪元、南方和韩江传媒大学学院等拨款细节(表4、5、6),并参照2018年和2019年公布受惠学校名单和各校拨款配额等细节的做法,贯彻良好施政。
 
事实上,董教总在今年9月15日针对2024年财政预算案向政府提呈建议书,提出下列7个事项:
  1. 完善学校拨款机制,公平合理对待各类学校;
  2. 详列各类学校拨款,尽快发放拨款,公布受惠学校名单;
  3. 让政府资助学校和政府学校享有一样的待遇,采取统一的处理模式(sistem bayaran pukal)来由政府全数支付学校的水电费、排污费和电话费等开销;
  4. 确保各校获得拨款聘请代课老师或临教;
  5. 拨款支援华文独中发展;
  6. 拨款支援三所华社民办高等学府;
  7. 豁免非营利民间组织和教育机构缴付税款和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缴纳金。
 
我们也通过9月26日文告重申,政府需有长远的教育拨款规划,确保各类学校享有公平合理待遇,并公布各类学校的拨款分配细节,制度化和透明化地处理拨款,展现良好施政。为此,我们促请政府完善学校拨款机制,成立一个由教育部与民间团体组成的委员会,以谈论和完善学校拨款机制及进行相关监督工作。该机制应涵盖项目和拨款的申请、发放、使用、呈报、稽查层面,以及需发给学校的相关通令、指南和程序等管理文件。政府应规定公开让全部的华小、淡小、教会学校和国民型中学都可申请发展拨款,不再继续错误地只限于所谓的“半津贴学校”才能申请。各类发展拨款应尽快直接汇入学校董事会的银行户头,由董事会和校长协调以早日完成工程,并把工程进度和用款支出报告呈给县教育局,然后交至州教育局和教育部,以确保拨款得以善用,有效和透明地执行,达到政府的良好施政目标。
 
教育部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将在2024年财案耗资8200万令吉兴建26所新幼儿园,包括为一些华小兴建幼儿园校舍,以及耗资1亿8000万令吉兴建18栋特殊教育新校舍,并拨出3000万令吉用于提供特殊教育支援器材和友善设施环境,以方便学生和教师。但据截至2023年9月统计,567所华小开办学前教育班有1万5209名学生,以及120所华小开办特殊教育班有2616名学生。可见受惠学生人数不多,希望有更多适龄孩童到华小接受学前和特殊教育,以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董教总乐意与教育部协作,协助招收华小学前和特殊教育师范学员,并促请教育部积极支持有关华小办好学前和特殊教育,包括提供拨款、器材和友善设施环境,尤其是华文媒介的特殊教育教材和师资。
 
 
表1:教育部在各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下获得的拨款预算和实际开销
20231014 01
备注:
  1. 2023年款额数字源自团结政府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
  2. 国盟政府2023年财政预算案拨出约555亿7000万令吉(RM55,569,017,300)给教育部,即运营拨款495亿令吉(RM49,500,000,000)和发展拨款约60亿7000万令吉(RM6,069,017,300)。
 
表2:高等教育部在各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下获得的拨款预算和实际开销
20231014 02
 

3:教育部在财政预算案下获得分配给一部分学校的发展拨款

20231014 03

注:2024年财案拨出:
1. 学校提升和维修拨款19亿3000万令吉,涵盖:
(a)10亿令吉用于维修各类学校,包括国小、宗教学校、华小、淡小、特殊教育学校。
(b)9亿3000万令吉用于提升450所破旧学校的校舍和硬体设备,包括砂拉越185项计划,沙巴155项计划。
2. 25亿令吉用于增建26所新学校,包括国中(沙巴、砂拉越、彭亨、霹雳、吉兰丹)。
 

42012-2024年财政预算案下各类学校的提升和维修拨款(令吉)

20231014 04

注:

  1. 2012年和2013年财政预算案,政府成立学校建校、提升和维修特别基金,分别拨出1亿令吉给全国华小。2014年至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5000万令吉华小拨款是给被归为“半津贴学校”的华小用于维修和提升学校。2021年和2022年财政预算案的华小维修和提升拨款是给全国华小。
  2. 2021年财政预算案拨出8亿令吉作为教育部机构和学校的维修和提升等用途。当中的6亿2000万令吉用于维修和提升教育部管辖学校,即4亿7868万(4亿7748万+120万)令吉给国小(5624所+18所)以及国中、全寄宿学校和职业学院(2070所+4所);7407万令吉给全国1300所华小(416所全津贴学校获2582万吉,884所半津贴学校获4825万令吉);2998万令吉给淡小(162所+365所);411万令吉给国民型中学(9所+65所);2094万令吉给教会学校(12所+370所);1223万令吉给政府资助宗教学校(224所)。
  3. 2020年11月26日和12月3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表示通过2021年财政预算案B11项目,另外发放1亿令吉予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以拨款给3类宗教学校(sekolah tahfiz/可兰经背诵学校、sekolah pondok berdaftar/注册宗教私塾学校、sekolah agama rakyat/人民宗教学校)。2021年10月11日,财政部长在国会表示已完成发放1亿令吉给4类宗教学校,而且拨款对象增加了私立宗教学校(sekolah agama persendirian)。
  4. 2020年12月22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表示,2021年财政预算案没有拨款给华文独中。不过,财政部最终于2021年9月发放1500万令吉给全国华文独中和关丹中华中学。
  5. 2018年财政预算案后,希盟政府另外拨出2000万令吉用于增建和搬迁华小,并在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案分别拨出每年2000万令吉用于增建和搬迁华小,而且公布2018年财政部拨款和2019年财政预算案拨款下有关受惠学校名单和款额。国盟政府2021年财政预算案没有提供增建和搬迁华小的拨款。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增建和搬迁华小拨款至今毫无下文,教育部没有公布详情。
  6. 除了享有常年的水电费拨款,2020年财政预算案拨出额外1200万令吉水电和排污费拨款,让各类半津贴学校包括华小和国民型中学等学校提出申请。
  7. 2021年10月29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22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出10亿令吉作为维修和提升学校用途,即拨出1亿4000万令吉给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用于维修人民宗教学校、可兰经背诵学校和注册宗教私塾学校,以及拨出8亿6000万令吉给教育部用于学校和非学校的维修和提升用途。在该8亿6000万令吉拨款当中,7亿2000万令吉用于提升和维修学校,后来才由教育部高级长莫哈末拉兹宣布国中、国小和全寄宿学校获得5亿5587万令吉,华小8603万令吉,淡小3479万令吉,教会学校2403万令吉,国民型中学477万令吉,政府资助宗教学校1451万令吉。2022年财政预算案也分配7亿4600万令吉用于提升残破学校,即沙巴有112项计划,砂拉越有165项计划。
  8. 2022年10月7日,国盟政府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出11亿令吉用于维修和提升学校,涵盖国小、华小、淡小和宗教学校,但没列出各类学校所得拨款,以及拨出1亿5000万令吉给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以维修人民宗教学校、可兰经背诵学校和注册宗教私塾学校;拨出12亿令吉用于提升残破学校,即沙巴有123项计划,砂拉越有182项计划;拨出4亿3000万令吉以增加2所国小和3所国中。同日,时任副教长马汉顺表示,华小获得分配的学校维修和提升预算拨款,将从2021年7407万令吉、2022年8603万令吉,预计增至9463万令吉。
  9. 2023年2月24日,团结政府首相和财政部长安华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23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出9亿令吉作为国小、宗教学校、华小、淡小等各类学校的维修拨款;拨出9亿2000万令吉用于提升380所破旧学校,尤其是沙巴和砂拉越的破旧学校;拨出5亿6000万令吉增建7所新学校(国小和国中)。教育部正在陆续发放维修拨款给各校,至今仍没有公布国小、宗教学校、华小、淡小等各类学校的总体拨款细节,例如受惠学校名单、各校的款额和维修工程种类。
  10. 2023年10月13日,首相和财政部长安华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24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出19亿3000万令吉的学校提升和维修拨款,即10亿令吉用于维修各类学校,包括国小、宗教学校、华小、淡小、特殊教育学校,以及9亿3000万令吉用于提升450所破旧学校的校舍和硬体设备,包括砂拉越185项计划,沙巴155项计划。此外也拨出25亿令吉用于增建26所新学校,包括国中(沙巴、砂拉越、彭亨、霹雳、吉兰丹)

5:华文独中拨款

20231014 05

注:上述拨款由财政部发出。

6:三所华社民办大学学院拨款

20231014 06

注:上述拨款由财政部发出。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教部政令仓促欠周延规划 声援活动应突显和平反战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10月27日

教部政令仓促欠周延规划
声援活动应突显和平反战

 

教育部日前下令其辖下各级学校,从今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举行“声援巴勒斯坦周”(Minggu Solidariti Palestin),宣称此乃我国政府捍卫巴国人民权利,体现支持全球和平稳定的人道立场。董教总认为,上述活动口号应改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普世价值,内容着重于巴以问题,提倡相互包容、彼此尊重,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如此则将可平息当前仓促推行所产生的争议,且又能扣合当局发动此项活动的宗旨。

教育部较早前在10月21日指示各州教育局举办声援巴勒斯坦活动,接着在10月26日发函补充,重申活动宗旨,强调让学生认识国际冲突与人道危机之必要。我们要提醒的是,和平与自由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而倡导尊重生命,维护人权、关怀弱势、坚守公义,乃至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等理念和价值,都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透过课程规划、师资配置和制度设计从小扎根、循序渐进将相关议题融入教学,无法揠苗助长、一蹴而及。

显然地,教育部并未记取过去屡屡犯下的前车之鉴,一再忽视我国教育体系多元共生的生态事实,草率地以一纸政令倡导却语焉不详,“声援巴勒斯坦周”招致非议乃意料中事,加上仓促推行,益显思虑不周、欠缺周延规划的准备。此外,涉及的小学、中学、技职学院、大学预科班学院、师训学院等不同级别学校,学生年龄心智不同,是否包括小学学前班?届时活动内容和题材是否一体适用毫无差别?又如何避免执行偏差?还有,这仅限于教育部所辖的各级学校,若是立意良善的活动,何以未扩及高教部辖下的大专学府?这不啻证明这两个教育部门未经协调,政策也不同步。因此,若这般贸然为之,唯恐事倍功半,虚掷资源之余,又难以达致预期效果。

冷战虽已落幕,惟其根源尚未全部消除,各国之间往往著眼于不同利益,因而国际武装冲突未能停止。近二三十年来,无论发生波斯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甚至尚未停火的俄乌战争,我国教育部未曾下令在校园内倡导类似反战讯息。倘若政府有意长期推动反战教育,就必须有长远规划与相应配套,在各级学校提倡人权、和平、法治等理念,并且修改大专法令。唯有如此,才能打开莘莘学子的国际视野,用人权人道的高度来看待巴以冲突、缅甸罗兴亚人困境等人权议题,培育出更多关心人权且愿意为之发声的国家未来主人翁。

此外,我国已在2021年修法,年满18岁者即可实行公民权利参与投票。教育部于2019已在中小学的国文、英文、道德与历史课程里,融入公民教育内容。有鉴于此,用开放心态和独立思考,来理解公民权益与国家体制,看待包括巴以问题在内的各种国内外议题,理应是学校教育必须勉力而为。

有鉴于此,我们呼吁教育部务必聆听公民社会的意见,要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审慎态度,周详规划出周延、前瞻且可行的活动内容,藉此突出宣传反战与和平理念。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吁新财案列出拨款细节 加强拨款机制和透明度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3年9月26日

吁新财案列出拨款细节
加强拨款机制和透明度

 

2024年国家财政预算案即将于今年10月13日公布。董教总吁请联邦政府需有长远的教育拨款规划,确保各类学校享有公平合理的财政待遇,详列各类学校拨款分配,制度化和透明化地处理拨款,展现良好施政。

首先,财案应对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公平合理分配拨款,包括设立三项拨款,即学校提升和维修拨款、学校扩建和重建拨款、学校增建和迁建拨款,以公开让全部的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向教育部提呈学校项目和拨款的申请。为此,我们促请政府成立一个由教育部与民间团体组成的委员会,以讨论和完善学校拨款机制及进行相关监督工作。该机制应涵盖项目和拨款的申请、发放、使用、呈报、稽查层面,以及需发给学校的相关通令、指南和程序等管理文件。

我们也要求政府清楚列出各类学校的拨款细节,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过去曾发生华小的实际发放款额与预算拨款总额不符的情况。我们认为,政府公布拨款细节将有助于确保拨款有效到位,倘若无法准时发放,也应明确交代缘由和补救措施。政府应设立独立的教育监察委员会,加强监督教育部的运作,贯彻良好施政。

政府在2023年财政预算案拨款9亿令吉,作为包括国小、华小和淡小等学校的维修用途。今年6月,首相兼财长安华公布14亿令吉的学校厕所维修拨款。教育部长于7月宣布向全国学校发放每校7万令吉拨款,以维修和提升厕所设备,而该部9月文告指该拨款只给予政府学校,再次暴露出政府忽视政府资助学校的需求。这笔厕所维修和提升拨款是否来自2023年财案的552亿令吉教育部拨款,或是额外拨款?全国各校厕所设备现况不一,政府是否强制学校使用这笔拨款?这都亟待教育部 一 一 说明。

我们认为,政府也应通过图表形式,明确列出各项教育拨款,以让人民一目了然,避免混淆。

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公布之前,我们期待政府及时回应上述疑问,也期待政府持续倾听各方意见,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政策,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Kenyataan Dong Zong dan Jiao Zong
26 September 2023

Belanjawan Baharu Harus Senaraikan Butiran Peruntukan
Menambah Baik Mekanisme dan Ketelusan Peruntukan

 

Belanjawan Persekutuan 2024 akan diumumkan pada 13 Oktober tahun ini. Persekutuan Persatuan-Persatuan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Cina Malaysia (Dong Zong) dan Gabungan Persatuan Guru-Guru Sekolah Cina Malaysia (Jiao Zong) menyeru kerajaan persekutuan mengadakan perancangan jangka panjang dalam aspek peruntukan pendidikan, memastikan semua jenis sekolah menikmati layanan kewangan yang adil dan munasabah, menyenaraikan butiran pengagihan peruntukan bagi setiap jenis sekolah, mengendalikan urusan peruntukan pendidikan secara “institutionalized” dan telus, dan mempamerkan tadbir urus yang baik.

Pertama sekali, belanjawan haruslah melayan sekolah kerajaan dan sekolah bantuan kerajaan secara sama rata dan memperuntukkan dana secara adil dan munasabah. Ini termasuklah mengadakan tiga jenis peruntukan, iaitu peruntukan penaiktarafan dan penyelenggaraan sekolah, peruntukan pembinaan bangunan tambahan dan bangunan gantian sekolah, serta peruntukan pembinaan sekolah baharu dan sekolah yang berpindah. Peruntukan-peruntukan tersebut harus terbuka kepada permohonan projek dan peruntukan daripada semua sekolah kerajaan dan sekolah bantuan kerajaan berdasarkan keperluan sebenar mereka. Sehubungan itu, kami menyeru kerajaan menubuhkan satu jawatankuasa yang terdiri daripad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pertubuhan-pertubuhan masyarakat untuk membincangkan dan menambah baik mekanisme peruntukan dana sekolah dan menjalankan kerja-kerja pemantauan yang berkaitan. Mekanisme tersebut harus meliputi aspek permohonan, penyaluran, penggunaan, pelaporan dan pengauditan projek dan peruntukan sekolah, serta dokumen pengurusan seperti pekeliling, garis panduan dan prosedur yang perlu dikeluarkan kepada sekolah.

Kami juga meminta kerajaan menyenaraikan dengan jelas butiran peruntukan setiap jenis sekolah untuk pemantauan oleh semua lapisan masyarakat. Pada masa lalu, berlakunya keadaan di mana jumlah sebenar dana yang diterima oleh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Cina tidak sepadan dengan jumlah peruntukannya di dalam belanjawan. Kami berpendapat, pengumuman butiran peruntukan sekolah oleh kerajaan akan membantu memastikan peruntukan dapat diterima oleh sekolah secara berkesan. Sekiranya peruntukan tidak dapat disalurkan mengikut jadual, maka sebab-sebab dan langkah-langkah pemulihan haruslah diterangkan dengan jelas. Kerajaan harus menubuhkan Ombudsman Pendidikan yang bebas untuk memperkasakan pemantauan terhadap operasi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melaksanakan tadbir urus yang baik.

Belanjawan 2023 memperuntukkan RM900 juta untuk penyelenggaraan sekolah termasuk Sekolah Kebangsa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Cina dan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Tamil. Pada Jun 2023, perdana menteri dan menteri kewangan YAB Datuk Seri Anwar Ibrahim mengumumkan peruntukan sebanyak RM1.4 bilion untuk membaik pulih kemudahan tandas sekolah. Pada Julai pula, menteri pendidikan mengumumkan penyaluran RM70 ribu setiap sekolah untuk semua sekolah di seluruh negara, tetapi kenyataan medi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pada Ogos pula menyatakan peruntukan tersebut hanya untuk sekolah kerajaan sahaja. Ini sekali lagi menunjukkan kerajaan mengabaikan keperluan sekolah bantuan kerajaan. Adakah peruntukan membaik pulih tandas sekolah datang daripada peruntukan RM55.2 bilion yang diagihkan kepad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lam Belanjawan 2023, ataupun merupakan satu peruntukan tambahan? Memandangkan keadaan kemudahan tandas di setiap sekolah adalah berbeza, adakah kerajaan menetapkan pihak sekolah wajib menggunakan peruntukan tersebut? Semua ini memerlukan penjelasan daripad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Kami berpendapat, kerajaan harus juga menggunakan carta dan jadual untuk menyenaraikan setiap jenis peruntukan pendidikan secara jelas agar rakyat dapat mudah memahaminya dan tidak terkeliru.

Kami berharap kerajaan dapat segera memberi maklum balas terhadap persoalan-persoalan tersebut sebelum mengumunkan Belanjawan 2024. Kami juga berharap kerajaan terus mendengar pandangan pelbagai pihak agar dapat mengadakan dasar pendidikan yang menepati keperluan zaman untuk meningkatkan tahap pendidikan dan daya saing negara kita.

 


Joint Statement Released by Dong Zong and Jiao Zong
September 26, 2023

Detailed Listings of Budget 2024 Expected—Enhancement of Appropriation Mechanism and Transparency

 

Budget 2024 will be published on this 13th of Octobe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urged to forward a long-term education appropriation planning in bid to ensure fair treatment towards all streams of schools. Dong Jiao Zong believes, detailed categorisation of appropriation in national Budget, including the systematisation and transparency of appropriation exhibits good governance.

First and foremost, Budget 2024 needs to be fair and reasonable in appropriation thus providing just treatment to al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special appropriations, namely, school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appropriation, school expansion and reconstruction appropriation as well as additional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relocation appropriation. These appropriations need to be open for all national and government-aided schools nationwide to app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individual needs.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is urged to set up a committee formed by MOE members and private sectors to moot for a comprehensive school appropriation mechanism, let alone supervising its execution. It is proposed, the following items to be included in the mechanism: projects and appropriation application, release of appropriation, use of appropriation, submission of appropriation, inspection and audit of appropriation, not to mention the issuance of relevant general order, guidelines and procedure management documents.

Moreover, we also ask the government to itemise the appropriations in detail for public supervision to avoid incident like inconsistence between written release and genuine release in vernacular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previously. We are convinced, detailed categorisation of appropriation can ensure the full sum to reach beneficiaries’ hand. In the circumstance where appropriation cannot be released on time, reasons and remedial measures need to be forwarde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is recommended to form an individual education supervision committee to consolidate the inspection of education operation to evince good implementation.

RM900 million was appropriated for the purpose of school maintenance to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as well as vernacular Chinese and Tamil schools among others in Budget 2023. This June, the Prime Minister cum Minister of Finance Anmar bin Ibrahim had pronounced RM1.4 billion for the same purpose. Indeed, the MOE had in July announced all schools nationwide would get a RM70,000 appropriation each for the purpose of washroom maintenance and promotion. Yet in its September statement, the MOE amended the announcement by stating that the appropriation was merely for national schools. This scenario again disclosed government-aided schools were neglected. We would therefore ask, did this washroom maintenance and promotion appropriation come from the RM55.2 billion released by Budget 2023, or elsewhere? Sinc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all washrooms around the country varies, is it compulsory for all schools to make use of this appropriation? The above questions are to be addressed by the MOE in succession.

Further, we highly recommen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good use of figures and diagrams—in the presentation of Budget 2024—to itemise details of appropriation for a full understanding at one glance, so that unnecessary confusion can be decimated.

Prior to the release of Budget 2024,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expedite response from the government; nonetheless, we are constantly expecting public voices to be heard for an up-to-date educational policy while anticipating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age 1 of 2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