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总文告
2003年7月11日
董教总针对7月2日房屋与地方政府部副部长拿督陈华贵在国会上议院回答林其妹上议员提问时指出,该部管辖下的半岛城乡规划局所发布的《社会设备规划指南》中,阐明保留的校地是供兴建小学、中学或高等学府,并没有说明有关学校保留地充作什么源流小学之用,发布文告如下:
- 董教总强调,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语文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从国家独立前已存在的各源流学校和多元化社会的特质,是我国的重要文化资产。随着时代的进步,政府理应在国家多元性质的基础上,以及伴随全球化和资讯时代中所体现的多元开放和民主人权的理念下,公平合理对待、兴建和发展各源流学校。事实上,《1996年教育法令》第28条文赋予教育部长可以设立各源流学校的权力,教育部长就应实实在在地增建各源流学校,尤其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和缺乏华小地区,制度化地增建华小。
- 自1976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令颁布实施后,从80年代初至今,全国各地所制定的结构蓝图和地方蓝图中,都没有明确提出规划及兴建华小和淡小。这些发展蓝图下所保留的小学校地,在教育部通过各种行政措施和政策限制下,实际上都只供兴建国小。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80年至2002年,整体上,国小增加了1,073所,华小和淡小却各减少27所和56所,就充分说明这一实况。事实证明,当局致力推行单元化教育政策,致力落实单一源流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只着重兴建国小,限制华小和淡小,最终华小和淡小难以增建,甚至日益减少。增建华小原本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在当局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下,增建华小往往转变为华社和学校董事部难以达成的任务。这种不合情理及违反民意的教育政策,是阻碍国家发展,造成人民分化不满的根本原因。
- 董教总吁请当局修改建校政策和学校规划指南,按人口比例明确分配学校保留地予各源流学校,尤其是把规划及增建华小和淡小纳入结构蓝图和地方蓝图内。政府也应落实社区教育理念,把“学校社区化”,把“社区教育化”,鼓励及支持人民参与办校和办学,并且依据社区人口结构和居民对各源流教育的需求,制度化地在各个社区发展和兴建各源流学校,让各个社区的孩子就近上学。例如拥有2万7千名居民的雪州白沙罗社区,现有3所国小,2所国中,但是该区惟一的华小即白沙罗华小原校却被关闭,导致该社区完全没有华小。根据该区人口比例,白沙罗社区至少需要2所华小。因此,依据社区人口结构和居民对各源流教育的需求,白小原校理应重开,以及白沙罗社区增建新华小,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让孩子就近上学。
- 董教总促请政府改弦易辙,摒弃狭隘的单元化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一份符合民意的华小发展蓝图,明确地列出在各个时段内,所需增建华小的数量、校地和地点位置等方面的规划,使增建华小获得一个制度化的合情、合理及正常的解决方案,妥善地规划和发展各源流学校。
附件:各源流小学增减趋势,1980年至2002年
各源流小学增减趋势,1980年至2002年
年份 | 增减 | 增减 | |||
1980 | 1999 | 2002 | 1999-2002 | 1980-2002 | |
国小 | 4,519 | 5,341 | 5,592 | + 251 | + 1,073 |
华小 | 1,312 | 1,284 | 1,285 | + 1 | - 27 |
淡小 | 583 | 527 | 527 | 0 | - 56 |
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政策研究与策划组。
注:
- 国小包括特殊国小。
- 在1999年大选后,即从1999年至2002年,国小增加了251所,华小只增加一所而已,即国阵政府在1999年大选所承诺的雪州万达镇培才二校。
- 整体上,从1980年至2002年,国小增加了1,073所,华小和淡小却各减少27所和5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