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董总会员代表大会专题报告: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

2016年董总会员代表大会专题报告: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

近期教育部所推行的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已经引起各界人事的关注。作为捍卫华教一分子的董总也不例外,对于教育部推行此项计划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并于2015年10月13日向外界表达董总坚拒在华小实行此项计划的立场。不料教育部坚持要在2017年继续推行此项计划,更表示要扩大至各源流小学。一旦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华小以母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就会消失,华小变质的缺口也自然打开。有鉴于此,董总于2016年6月12日召开华团联席会议,召集马来西亚各大华团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共商对策。

 

当天参与联席会议的华团包括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以及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留华)。经各华团商议之后,会议一致通过与接纳发表联合声明。华团联合声明内容如下:

 

(1)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和肯定的。有鉴于此,我们强烈反对教育部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因为这不但违反了母语教学的原理,更是破坏了华小以华语作为各个科目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

 

(2)华小一旦参加“双语言课程计划”,无论是第一阶段(一二三年级)或第二阶段(四五六年级),华小以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甚至比用非华语来教学的上课时间还要少,严重破坏华小的特质。因此,我们吁请华小董事部和家教协会必须站稳立场,坚决拒绝接受参与教育部“双语言课程计划”的献议,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并打开华小变质的缺口。

 

(3)政府在2003年强硬推行“英文教数理”政策来提升学生英文程度的做法,已经是以失败告终,并因而牺牲了许多学生,因此政府必须吸取有关教训,马上停止在小学阶段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以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学生受害。我们吁请政府依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英文科的教学,包括课程纲要、教材、师资和教学法等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对症下药,以正确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4)为了捍卫华小的特征,我们将展开全国华小签名运动,坚决反对在华小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我们吁请全国华小盖章支持,踊跃参与签名运动,以结合大家的力量,坚决捍卫华文小学的特征,全力维护母语教育的发展,并致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对华小的影响

 

董总呼吁全国华小董事会与家教协会必须站稳立场,坚拒在学校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DLP)。因为一旦华小参加双语言课程(DLP),华小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将大幅度减少,严重破坏华小特质。

 

根据教总针对双语言计划(DLP)的研究结果表示,华小第一阶段目前每周总上课时间是1380分钟,其中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占了900分钟(65.22%),而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即马来文和英文的上课时间则占了450分钟(32.61%)。不过,在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后,数学和科学将使用英文教学,这使到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增加到690分钟(50%),占了华小每周上课时间的一半,而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则减少到660分钟(47.83%)。

目前的情况

接受双语教学计划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

马来文

华语

马来文

数学

英文

道德教育

英文

科学

美术

数学

道德教育

音乐

科学

美术

体育

音乐

健康教育

体育

健康教育

每周

上课时数

900分钟

(65.22%)

450分钟

(32.61%)

660分钟

(47.83%)

690分钟

(50.00%)

 

至于华小第二阶段每周总上课时间是1500分钟,其中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占了1050分钟(70.00%),而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即马来文和英文的上课时间则占了420分钟(28.00%);然而,在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后,华小第二阶段的数学、科学、设计与工艺,以及信息及通讯工艺共四个科目都将改为英文教学,这使到华小第二阶段以非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增加到780分钟(52.00%),而以华语为媒介语的上课时间则减少到只有690分钟(46.00%)。

目前的情况

接受双语教学计划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以非华语为教学媒介语的科目

华语

马来文

华语

马来文

数学

英文

道德教育

英文

科学

美术

数学

道德教育

音乐

科学

美术

体育

信息与通讯工艺、 设计与工艺

音乐

健康教育

体育

历史

健康教育

历史

信息与通讯工艺 、设计与工艺

每周

上课时数

1050分钟

(70%)

420分钟

(28%)

690分钟

(46%)

780分钟

(52%)

 

小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语文,也就是母语来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成效,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和肯定的。政府在2003年强硬推行英文教数理(PPSMI)政策来提升学生英文程度的做法,已经是以失败告终,牺牲了许多学生。因此政府必须吸取有关教训,马上停止在小学阶段推行“双语言课程计划”,以免重蹈覆辙,让更多学生受害。

 

 

华团联席会议

2016年6月12日

 

 各大华团一致通过与接纳“华团联合声明”

林晃昇先生逝世十四周年公祭文

林晃昇先生逝世十四周年公祭文

日期:2016年3月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9时15分

地点:雪兰莪州士毛月富贵山庄林晃昇墓园

林晃昇先生

 

我们敬爱的董总前主席林晃昇先生,

我们永远怀念的林老总。

 

今天,大家怀着悲伤,但不消沉的心情来到您的墓前来探望您了。我们衷心向您致敬,缅怀您争取母语教育、国家民主和人权公义的奋斗精神。您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林晃昇,华教勇士的形象却从没有一天,从每一个接受华文教育的后辈心中磨灭。

 

您的奉献惠泽了大马社群,让华人的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感恩您的奉献,激励我们向前迈进。

 

今年,华文独中的学生人数持续成长。与去年相比,学生总人数已从82,608 人增加至今年的84,363人。2.12% 的增幅证明了华文独中在大马国民的心中依然举足轻重。

 

敬爱的林老总,作为我国华文教育运动的火车头,董总新领导团队承诺一定会秉持维护华教的使命,让华文教育在大马的国土上继续发光发热。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捉紧工作重点,朝三个方向继续迈进。

 

第一,深化华教发展运动。我们深知董总和华教力量来自群众,所以董总新的团队会继续坚守提倡团结精神、聚集群体力量、共同维护华教发展的理念。在捍卫华教的当儿,我们会秉持“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原则,坚持组织的独立自主性。

 

第二,优化组织运作。为了活化各华教组织,董总会继续扮演强化华校董事功能,维护华校董事会主权的角色,务求我国各华文学校能获得健全的管理和发展。同时,行政部将致力于推行现代化及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以提升工作效率。我们也会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让更多人才加入董总的大家庭,进而扩大华文教育工作的团队。

 

第三,推动华文独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教育必须与时并进,董总将会全力推动华文独中的教育改革,让独中所培养的人才,在国际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如今,国际学校和私立中小学的火苗正起,无形中为我国华文独中带来了一些压力。但压力也是推动力,窘境提醒了我们,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了。

 

因此,在发布了《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后的十年间,在维护与发展独中教育的道路上,董总展开了不少的项目,其中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华文独中教师薪金福利指南的制订与发布、2015年至2024年华文独中行政人员和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计划的规划与推动,等等。同时,董总也组织了多次的董事与校长交流会、华文教育研讨会、巡访全国华文独中的讲座,并为独中生举办了多项发展身心灵的活动和比赛。此外,董总也从不间断地针对各种不利于华教发展的事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与正面的建议,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维护与发展华教的重任。

 

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独中前线的教师是决定独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董总决定落实十年的“树人计划”,积极推动独中董事会提升华文独中教师的福利。我们期待这项工程可减少华文独中教师流失的比例,同是彰显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此外,董总也为华文独中的教师组织了各项专业的培训活动,以加强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和深化正确的育人思想,让华文独中教育更能突现“与时并进”的特质。

 

从1975年创办统考,接着编撰统一课本至今,董总已经历了四十年的磨练。四十年来,董总不曾忽略过统一课程的发展,在各种困境和限制下,董总同仁排除万难,尽量让教材的重编、修订工作如期进行。也许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会朝向更好的目标努力前进。

 

敬爱的林老总,董总章程是组织里的灵魂,它代表董总的宗旨、立场和原则,也是我们落实行政作业的灯塔。因此,为了剔除董总章程,这座灯塔上的灰色地带,让董总章程更臻完美,我们在2015年9月17日第30届董总中央委员会第1次会议上,成立了“董总章程修订小组”,以重新拟定新的董总章程。目前,这个非常设小组已经展开了工作,不久后,便会与本会法律顾问一起商讨修订章程的事宜。接着,我们会在今年6月召开特大来研讨更改细节。我们期待通过董总章程,让董总的组织制度更完善,让我们在维护华文教育的岗位上更强壮。

 

敬爱的林老总,为了确实有效地推动独中教育改革,确保我国华文独中教育质量及持续发展,董总将集结专家学者和华教工作者,一同成立“独中教育改革”专案小组,全面检讨2005年发布的《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并铺天盖地地针对全国独中的现况进行普查。我们会搜集独中董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及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的宝贵意见,并在这基础上拟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以描绘独中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愿景。为了确保蓝图的质量,我们需要时间,更需要各方伸出的援手。我们计划耗费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在收集资料与意见的过程中,董总衷心期盼各方,尤其华文独中的同道所给予的协助,好让这项艰巨但深具意义的工程,在华社团结的力量中能具体地落实。

 

敬爱的林老总,争取我国政府认证华文独中统考的工作依然是最迫切的。董总新团队会认真地学习您维护民族教育不屈不挠、坚定而执着的思想了。我们不断地通过圆桌会议来跟政府商议,期盼得到政府对华文独中统考的全面认可。林老总,我们的努力开始见效了。砂拉越州首长已经同意承认统考文凭,并让砂州华文独中统考文凭持有者今后能成为砂州政府公务员、进入砂州各公立和私立大学深造及申请砂拉越基金局所提供之奖贷学金或贷学金。

 

林老总的教诲,我们的努力,终于有回报了。然而,董总新团队并不会因此而松懈下来。我们依然积极地争取和高教部部长面谈机会,好让认证统考的进展不落后。砂州传来的好消息鼓舞了我们,它为我国华文独中教育带来了曙光。董总希望这道曙光能在日后继续引领我国华文教育走向主流,迈向康庄大道。

 

敬爱的林老总,教育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工作,您过去不眠不休地带领董总团队,一同捍卫我国的华文教育,每一个有机会学习华文的大马国民都不敢忘记您当年为我们流下的血汗。大马的华文教育因为您而茁壮了。然而,华文教育的前路却未见平坦和宽敞。在客观环境有所改善之际,我们却面对了内忧,我们又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了。但是,我们并不畏惧。先贤的身影,是如此高大;前人的精神,是那么令人景仰。有您的庇护,我们不会退缩。

 

敬爱的林老总,董总新届领导团队承诺,无论面对多少投来的石子,无论遍体鳞伤是多么地疼痛,我们都会咬紧牙根,坚定地迈步向前,绝对不辜负您交托下来的使命!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征稿启事

有鉴于目前本地中文世界,缺乏一本有素质、有深度,能够结合议题分析和学理反省的教育评论杂志。为深化本地中文世界对教育课题的探讨、分析和研究,董总决定策划推出一本半学术性的教育评论半年刊,分别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而创刊号预定在今年6月上旬正式面市。刊物内容范围以马来西亚教育课题为核心,并旁及他国教育现象和经验的借鉴,以及海外新进教育理念及思潮的引介。

 

刊物每期除设有主题文章外,亦辟有政策分析、教学心得、调查报告、书评等栏位。创刊号策划主题为教育改革,探讨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问题和挑战。第二期主题订为教育评鉴,针对学生评量、教师评估、学校评鉴等课题,从事评述和反省。

 

创刊号截稿日期为2016年3月31日,而次期截稿日期为2016年9月1日。本刊公开征求以教育改革和教育评鉴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分析评论和心得报告等论作。同时,也欢迎各类与教育领域相关的短评、书评、研究扎记和教学分享等文类的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字以上,一万五千字为限。

 

来稿请附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邮。来稿请自留底稿,本刊一概不退还稿件。稿件三个月没有回复,作者可另行处理。

 

所有来稿皆会送交本刊编辑委员会审稿,来稿采用与否由编辑委员会做最后的决定。若需要,本刊将根据情况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润,编辑委员会可以要求来稿予以修改,再予以采用。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稿件一经刊用,致赠样刊五本,并付有薄酬。

 

来稿请寄: 《马来西亚教育评论》编辑部收

BLOCK A,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3-87362337;传真:03-87362779

联系人:潘永杰(资料与档案局)

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持续成长

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持续成长

2016年1月28日
壹、前言

根据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至19日向全国60华文独中的电话口头询问调查统计显示,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4,363人,较去年(2015年)7月所完成全国华文独中书面问卷调查统计所得的学生总人数82,608,增加了1,755人,增幅为2.12%,这也是从2003年起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4年成长。然而,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则较去年(2015年)7月调查所得的16,012人,减少了750人,至15,262人,减幅为4.68%。(见图一)

 

图一:2015-2016年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学生总人数及初一新生人数

州属

2015年
初一新生人数

*2016年
初一新生人数

增减(+/-)

2015年
学生总人数

*2016年
学生总人数

增减(+/-)

柔佛 4011 3865 -146 22762 22836 74
马六甲 486 390 -96 2334 2296 -38
森美兰 712 665 -47 3315 3382 67
吉隆坡 2896 2767 -129 14605 15048 443
雪兰莪 1813 1653 -160 8436 8961 525
霹雳 1676 1450 -226 8379 8475 96
吉兰丹 91 80 -11 543 505 -38
吉打 343 350 7 1883 1957 74
槟城 1221 1301 80 5769 6253 484
砂拉越 1590 1555 -35 8080 8402 322
沙巴 1173 1186 13 6502 6248 -254

总数

16012 15262 -750 82608 84363 1755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6年数据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贰、基本统计
(一)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连续14年逐年增长,今年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84,363人,是1973年华文独中复兴运动以来,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最高的一年,且是从2003年起连续14年保持增长。2003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为52,850,迄今年增至84,363人,总共增加了31,513人,14年来成长幅度达59.63%。(见图二)

(二)初一新生人数三年内皆下滑
今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为15,262人,较2015年7月调查所得减少了750人,这是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呈下滑的趋势。2013年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在创下人数新高,17,620人后(2013年初一新生人数激增与当年初一新生出生年份为龙年,而该年婴孩出生率较高有关连,参见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5年8月12日所整理的〈2015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人数统计分析报告〉),就逐年下降。从2013年的17,620人的高峰下降至2016年的15,262人,共减少2,358人,跌幅13.38%。(见图三)

(三)在学生总人数方面,有38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22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有23所华文独中人数增加,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2所保持不变。
在学生总人数方面,相较于2015年,今年有38所华文独中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63.33%,而有22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占全国华文独中的36.67%。另外,在初一新生人数方面,与2015年比较,有23所华文独中人数有增加,占全国华文独中的38.33%,35所华文独中人数减少,占58.33%,2所华文独中则保持不变,占3.4%。(见图四)

(四)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间数连续四年保持在15所 
从2013年迄今,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就保持在15所,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强。(见图表五)

 

(五)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有14所 
2015年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从13所增至14所。今年(2016年)间数仍然保持在14所,约占全国华文独中的四分之一。(见图表五)

图表五:2013-2016年学生人数少于300人和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间数

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独中 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文独中
年份 间数 年份 间数
2013 15 2013 12
2014 15 2014 13
2015 15 2015 14
2016* 15 2016* 14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6年数据乃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参、基本分析 
(一)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下滑,与大型华文独中校园设置饱和减收新生有关 
全国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连续三年下滑,惟学生总人数未受影响不跌反升,逐年攀升。不过,若未来初一新生人数无法回升,或保持平稳,而持续下降,恐会冲击学生总人数。(当然,我们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发生,就是虽然初一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但是其总数仍然较离校学生人数为多,学生总人数仍会增加。)

另一方面,虽然近三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呈下滑趋势,惟从近3年华小毕业生入读华文独中的比例看来,变化不太,保持在16-17%左右。因此,近三年华文独中在吸纳华小毕业生在比例上并无显著的增减,保持平稳。(见图表六)

图表六:2014-2016年华校毕业生人数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2013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4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3,020 16,166 17.38%

2014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5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5,793 16,012 16.71%
2015年华小毕业生人数* 2016年华文独中初一新生人数** 入读华文独中比例概况
91,810 15,262 16.62%

资料来源: 董总资料与档案局统计整理(2016年1月21日)
*2015年华小毕业生人数,因教育部网站所发布的数据仅止2014年12月31日,故权宜采2014年华小五年级学生人数为预估值。
**2016年数据乃是董总资料与档案局在2016年1月18-19日电话口头询问统计结果

 

初步推测,造成华文独中初一新生减少,和一些大型华文独中近年来扩招,导致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校园活动空间日渐窘蹙,在学生人数饱和的情况,这些学校只好减少招收新生有关连,惟我们会持续跟进,以查实了解具体情况。

我们也作出以下的初步预测,若(一)未来华文独中继续受到政府法令的限制和打压,无法增建新校、设立分校和扩建校园;(二)小型华文独中无法突破生源不足的困境,中型华文独中无力开拓更多生源;如果上述二项条件不变的情况,未来数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将不会倍数的激涨。

 

(二)华文独中学生人数分布呈两极化 
目前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生人数呈现两极化的分布态势,今年学生总人数最多的学校逾6千人,最少的学生总人数不及百人。2016年学生人数最多的10所(含分校)学校,雪隆地区就占了5所,柔佛4所和森美兰1所,共有38,245人,占全国学生总人数45.33%。而学生人数最少的10所学校,全集中在砂沙东马两州,总共有学生1,306人,仅占全国学生总人数的1.55%。由此可见,全国华文独中各校学校人数差距十分悬殊和不均。

 

肆、小结 
相较于2015年,今年(2016年)全国华文独中学生总人数增加了1,755人,达84,363人,再次改写学生人数最高记录,也创下自2003年起连续14年学生总人数皆保持增长的最长记录。然而,另一方面,今年全国初一新生人数,较2015年,减少了750人,总有15,262人,跌幅为4.68%,呈连续三年初一新生人数下滑的现象。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 总体成绩初步统计与分析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 总体成绩初步统计与分析

2015年度第41届高初中统考暨第23届技术科统考成绩已按既定的行事历准时于12月16日正式发榜。依据统考考生数据库整理的统计数字,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以下数项结论:

 

  1. 考生人数方面

今年(2015年)高中统考考生总体人数共为8,948人,相较去年(2014年)增加637人,涨幅7.12%。另一面,今年初中统考考生较去年增加了2,724人,达15,991人,涨幅约17.03%。与其同时,今年技术科统考考生则有365人,较去年增加32名,增幅为8.77%。

综括而言,今年三项统考考生总人数为25,304人,相较与去年增加3.393人,成长约13.41%。

 

  1. 科目及格率表现方面

今年(2015年)高中统考所有22项科目中,高级数学(Ⅰ)及格率最高,达97.99%,亦较去年(2014年)增加0.45%。同样地,今年(2015年)高级数学(Ⅰ)也是考获特优最多的科目,有44.83%,较去年(2014年)增加了11.32%。

今年(2015年)初中统考所有8项科目维持去年的水平,其中6项逾90%以上的及格率,惟数学科与科学科的及格率尚未达到90%的及格率,不过则较去年(2014年)依然有所提升,只是幅度不大。与其同时,今年(2015年)技术科统考所有5项科目,以美工(实习)及格率最高,达96.82%,惟较去年(2014年)降低了2.40%,不过考获特优最多的科目,也是美工(实习),高达29.94%,而且较去年(2014年)增长了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