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5年7月4日)

华小师资和中学华文老师依然不足

促教育部正视问题并务实加以解决

 

教育部长法丽娜日前宣称教育部改革机制奏效,国内师资问题已获解决。董教总认为这项说法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落差且具误导性,因为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华小师资和中学华文老师依然严重不足,因此教育部长发表有关“师资问题已解决”的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教育部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和彻底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1. 董教总表示,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困扰华社数十年,中学华文教师亦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全面与根本的解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正常运作。虽然教育部近年来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师资短缺问题,但整体而言,无论是华小,还是中学华文老师的短缺问题并未获得彻底解决。所谓“师资荒已告一段落”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谈话,并具有误导性。教育部长法丽娜应亲自走访全国各地学校,实地了解各校的师资情况。

 

  1. 董教总表示,许多华小目前因为不够老师,而必须通过三机构自行聘请临教来暂时填补空缺,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一些经济能力不足的学校,则由老师、校长和副校长来分担教学任务,并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此外,因为师资不足,一些教育局也通过缩班的方式来减少学校对老师的需求,但因为教育部没有拟定缩班的标准,结果往往也因此而导致一些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影响教学的成效。也有一些华小被派来不适合的老师,例如缺乏数学老师,但却派来不谙华文的马来老师,导致教师结构失衡,不但没有缓和师资不足问题,反而干扰了教学的进行,尤其是微型华小被派来过多的马来文老师,更是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诸如种种,都是当前华小因为师资不足,而衍生的许多问题。

 

  1. 与此同时,因为教师压力和行政工作过多等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导致教师提早退休或离职的现象日益普遍,进一步加剧师资短缺问题。保守估计,华小每年平均约有近千个教师空缺,而中学方面也有超过百个华文教师职位有待填补。为了协助解决师资问题,董教总及其他华教团体近年来也积极展开许多工作,包括推动“我要当老师运动”,以鼓励和协助更多华裔子弟加入教师行列。这都在在说明了华小和中学华文老师当前依然严重缺乏的事实。

 

  1. 基于上述的实际情况,因此促请教育部长公布具体数据,详细说明各源流小学与中学目前的师资状况,以让社会大众了解现状,并厘清所谓“我国师资荒已告一段落”的说法是否属实。

 

  1. 师资是国家教育系统的根本,培训足够且合格的各科目教师,是教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长期师资不足不仅妨碍学生学习,更是深远影响国家未来人才的培育。为此,董教总呼吁教育部除了必须透明化师资数据外,也应尽快召开与民间教育团体的对话会议,与华教团体保持良好沟通,以深入了解来自基层的真实回应,共同努力,务实解决华小师资与中学华文教师短缺的迫切问题。

 

  1. 教育是一项长远事业,教育政策的拟定与执行尤需建立在准确数据、实地观察与多方对话的基础上。董教总呼吁教育部,应以更开放和务实的态度,一劳永逸解决华小师资和中学华文老师严重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