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网络霸凌侮辱女性 吁速立法保障性别平等

谴责网络霸凌侮辱女性 吁速立法保障性别平等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0月8日

谴责网络霸凌侮辱女性

吁速立法保障性别平等

 

今年四月揭发教师公然开性侵玩笑的中学生艾恩(Ain Husniza),近日遭人冒用其视频,剪辑合成猥亵照片和短片在社交媒体散播。董教总强烈谴责这种侮辱女性的网络霸凌行为,呼吁各界声援艾恩,要求政府向当事人提供即时保护与协助,并尽速在国会提呈《性骚扰法案》。

 

这已非艾恩首次遭到网路霸凌,在在显示我国社会严重缺乏性别平等的认知,漠视有人以色情视频来攻击杏坛丑闻揭弊者。我们支持当事人采取法律途径予以遏止,这种伤害女性的恶质做法不见容于文明社会,必须予以谴责。女性往往遭遇高度性别化的威吓,从校园、体育界到职场不乏性骚扰幸存者勇敢挺身而出,遗憾的是,有关当局往往草率处理,非但未对加害者采取行动,反之加害者以法律行动索赔或施压警告受害者噤声。

 

艾恩揭发男教师在课堂的强奸玩笑后,反成为许多网友的攻击对象,涉案教师扬言喊告索偿,更有同班同学威胁要强暴她。警方向总检察署提呈调查报告,后者于六月八日裁定案件后,未予提控;教育部虽于四月二十八日承诺调查此事,惟至今逾半年仍不见任何进展;妇女部长未积极推动性别平等的相关法案。警检、教育部、妇女部坐视艾恩权利受侵害,委实难辞其咎。

 

有鉴于此,我们促请政府采取性骚扰零容忍政策,向国会寻求通过《性骚扰法案》及《性别平等法》,保障女性权益,避免制度性的性别打压。唯有积极立法,严格执法,在社会各领域建立反性骚扰机制,才能确保更多妇女及儿童免于性暴力威胁,享有尊严和平等的生活。

上届任内要务悬而未决 董教总冀教部戮力完成  

上届任内要务悬而未决 董教总冀教部戮力完成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27日

上届任内要务悬而未决

董教总冀教部戮力完成

 

新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公布新内阁名单后,首要任务包括因应严峻的疫情,推动经济复苏,缩小贫富差距,正视教育挑战。上一屆正副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马汉顺继续就任原职,接下来,除了拟定清晰的复课路线图外,董教总提醒教育部规划后疫情时代的教学计划,抓紧时间尽速完成上一届任内悬而未决的要务,如增聘教师方案、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等。

 

我们认为,眼下疫情仍未平稳,复课方案应兼顾防疫及学习需求。教育部在复课的决策机制上,应考虑纳入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另可考虑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根据教育部的指南,按地方疫情定夺学校停课或复学。同时,建议当局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拟定的学校重开工作纲要(Framework for reopening school)。

 

兹提出以下建言:

一、学校教职员接种疫苗:国盟政府承诺将全国公私立学校(包括独中)教师纳入优先接种群体,惟最新进展尚待教育部公开说明。除了教师外,也应让今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优先接种,此外还得包括学校职员、校工、保安和食堂贩卖部业者,同时尽快明确12至17岁学生接种疫苗的可行方案。

 

二、纠正教育不平等现象:教育部应公布国盟政府去年承诺的15万台手提电脑,至今是否已完成派发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由于城乡社会生活条件悬殊,教育部应透过网课、教育电视和教育电台三管齐下,并向网络、电台电视覆盖率不及的内陆偏远与原住民地区,加强派发纸本学习作业或辅助课本,减缓学生因停课影响学习进度,避免疫情下加剧偏乡教育不平等。

 

三、关注师生身心,追踪学习成效:全面停课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尤其社经地位弱势者,恐因持续停课无法跟上进度,因而无心上学或辍学,教师也因面对新教学模式而倍感压力。为此,教育部应设立长期追踪机制,观察学生学习状况,设立相应补救教学措施,适时为师生提供心理辅导,疏解心理压力。

 

四、完成悬而未决要务:国盟政府在处理华教议题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包括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未获制度化拨款,华小师资持续短缺,承认统考停滞不前等。此外,教育部至今仍未公开校园霸凌事件调查报告,遑论提出改善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疫情期间远距教学因数码鸿沟,影响偏乡学生权益,教育部、高教部亟需拟定解决方案,发展网络公共建设。这些上一届教育部长未完成的重要工作,如今获得续任,务必戮力完成。

抨复课准备过程粗糙 促教部检讨改进施政

抨复课准备过程粗糙 促教部检讨改进施政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12日

抨复课准备过程粗糙

促教部检讨改进施政

 

董教总认为教育部在9月1日学校阶段性复课的准备过程中,缺乏妥善规划和准备,并要求教育部尽速检讨和纠正。

 

教育部长曾于今年7月中旬宣布,学校将于9月1日起阶段性复课,随着复课日期愈来愈靠近,全国师生和家长们早已引颈殷盼教育部的具体说明。在疫情日趋严峻,病例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教育部到底已经为学校复课做好了那些措施和安排,至今仍迟迟未见任何官员发出清楚明确的说法和交代。

 

自从教育部长作出上述复课宣布以来,民间就一直存在诸多疑虑,但教育部却没有在此过程中主动公布任何具体的方案或措施,以让人民了解,教育部如何全面协助教育前线人员安心为学校复课做好充分准备。相反地,教育部迟至日前才下达指示,要求各州视学官抽样式向全国小六、中三、中五和中六生的家长展开调查,以收集部分家长对于9月份复课的意见。由此可见,教育部从七月份宣布复课日期以来,并未主动展开后续的布署工作,没有积极与各方相关人士进行沟通,或向相关教育团体代表征询意见,以便拟出一套能够兼顾师生安全和教学进度的妥善复课方案。

 

事实上,针对疫情下的教育应变措施,教育部决策反应迟钝,执行能力不足,已非首次,譬如去年政府公开承诺向B40家庭免费发放15万台手提电脑,惟有关发放进展缓慢,令人诟病。另有不少教育专家纷纷提醒,在疫情影响下,务必关注教育失落世代的问题,盖因学校长期停课,势必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出身在社经地位较弱势家庭的学童,更应获得更多资源与支援。而且学生长期困守家中,在缺乏社交、康乐和体育等活动,必然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等问题。然而我们未见教育部针对这些议题,采取较积极进取的补救措施。

 

我们认为,教育部需一改消极应对、闭门造车的决策态度,针对学校复课的决策以及相关措施,理应在决策过程中主动提前与民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并有必要更清晰地向社会解说政策理念和推行细节。

 

抗疫不利、百业萧条,国会停摆、政局不稳,导致国盟政府形同虚设。朝野政党沉迷权斗且缺乏治国方案,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教育领域更为此而付出惨重代价。我们呼吁教育部高官,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应有所承担,积极发挥危机处理的领导能力,而非继续因循苟且,粗糙决策。

吁教部正视校园性霸凌歪风 落实国际公约保障妇幼权利

吁教部正视校园性霸凌歪风 落实国际公约保障妇幼权利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5日

吁教部正视校园性霸凌歪风

落实国际公约保障妇幼权利

 

董教总要求教育部尽速公开校园性霸凌事件的调查进展,并呼吁涉案教师坦然面对调查,撤销对吹哨学生艾恩的诽谤告诉。此外,马来西亚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缔约国,检讨现有法律,勿再漠视儿童与女性权益,让我国妇幼权利保障与国际接轨。

 

我们呼吁该名教师本着教师伦理和专业形象,展现教育者的应有风范,撤回对艾恩的诽谤告诉,反省一已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道歉。同时,教育部需正视艾恩事件仅是本地校园不良性别平等文化的冰山一角,应给予正视,制订积极的补救方案和机制,提升校园性别平等意识,赋予学生一个安全及健康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在不良的性别歧视文化下继续成为下一位受害者。

 

艾恩事件爆发后,教育部长拉兹吉丁虽然在4月28日承诺会严正看待和调查此事件,惟事隔多日,并未见教育部公开调查报告,或提出任何举措以改善校园的性别平等环境,杜绝校园性别霸凌。事实上,据妇女行动组织(AWAM)在事发后,十天内就收集到275名校园性骚扰和霸凌幸存者的申报。可见,本地的校园性别平等环境让人忧心,我们认为教育部应严正看待此事,成立独立调查机构彻查学校性霸凌问题,始能真正遏止儿童性侵害继续发生。

 

在儿童权利保障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今日,教师除了应具备教学专业外,更需拥有正确的人权保障思维。所有教育工作者,也都须对《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有所认识。我们建议,教育部参考亚太妇女资源研究中心(ARROW)2021年的马来西亚性别平等观察报告的建议,国内校园的性别教育亟待改善。包括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学校对人权与性别平等概念的学习,以及学校的辅导机制与素质等,都亟需重新检讨。

 

一个对妇幼受害有感、勇于承担的政府,才能担负守护妇幼安全的重责。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缔约国,肩负保障及维护国内性别平等权益及儿童基本人权与尊严。因此,更不容发生诸如艾恩及众多校园性霸凌事件。所有校园性霸凌事件,皆有违以上公约所致力维护儿童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及女性平等地位。此外,《儿童权利公约》亦保障儿童身为学生享有的言论自由,而校方更不应对学生就权益发表的言论采取纪律行动。

教师学士课程(PISMP)招生

教师学士课程(PISMP)招生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7月15日

 

  1. 教育部经于2021年3月进行本年度教师学士课程(PISMP)的招生,并在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基于第一轮招生结束后,国小组、华小组和淡小组都还有名额没有被填满,因此教育部决定从7月16日至7月22日,再次展开教师学士课程的招生。董总与教总(董教总)吁请有意成为华小老师,包括第一次招生时已经申请,但不被录取,以及之前错过申请此项师范课程的华裔子弟,把握这次第二轮招生的机会,踊跃提出申请。
  1. 董教总表示,教师学士课程公开给年龄不超过20岁(即2001年6月30日或之后出世)的大马教育文凭(SPM)考生申请。在SPM成绩方面,申请者必须考获5科特优(即A-,A或A+),同时在马来文、英文、历史考获优等(Kepujian)。在第二轮的招生当中,华小组有14项课程供申请者选择,包括华文、咨询与辅导、数学、幼儿教育、体育、特殊教育(学习障碍)、特殊教育(听觉障碍)、特殊教育(视觉障碍)、音乐、美术、设计与工艺、科学、历史,以及马来文。要成为华小老师,申请者就一定要在表格上填写与华小组有关的课程,此外,申请者也必须要有SPM华文资格,即考获特优或优等,视华小组各项课程的附加条件而定。
  1. 董教总表示,有意申请教师学士课程的华裔子弟可在申请网站获取更多有关师范课程的详情(https://pismp.moe.gov.my/)。教育部将在招生截止后,安排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参加线上教师资格测试(E-UKCG)。这是一项遴选师训生的心理测试,目的是要评估申请者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具备当老师的特质,以确保只有适合者从事教师专业。只有通过线上教师资格测试的申请者才会被通知制作教学视频和体能视频,以让当局做进一步的遴选工作。董教总促请申请者仔细阅读网站的招生资料,并谨慎填写申请表格,以免因不必要的失误而错失申请的资格。
  1. 董教总表示,过去几年,基于种种原因,导致教师学士课程华小组的名额都无法填满。因此,配合此次教育部的招生活动,董教总也呼吁各华团给予协助和配合,大力宣传这项师范课程华小组的招生,鼓励更多华裔子弟加入杏坛,为国家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此外,董教总也吁请申请此项师范课程的华裔生把相关资料,包括中英文名字、联络电话、申请的课程及SPM成绩电邮给教总(电邮:[email protected]),以作进一步的跟进工作。
  1. 与此同时,董教总也促请教育部公布华小组各项课程所要录取的人数,以利宣传工作的进行,并方便申请者做出选择。

乐见增聘解决师资短缺 呼吁全面检讨培训制度

乐见增聘解决师资短缺 呼吁全面检讨培训制度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6月22日

乐见增聘解决师资短缺

呼吁全面检讨培训制度

 

针对教育部决定展开一次过招聘教师计划,聘请1万8702名具备大学资格的教师(DG41),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董总与教总(董教总)表示欢迎,并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教总表示,中小学长期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肯定不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必须正视,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对于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7月7日进行招聘1万8702名具备大学资格的教师,并于10月份调派到中小学执教,董教总表示欢迎,因为这将有助于在短期内解决当前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华小约有700个教师空缺,而中学方面则有约100多个华文老师的空缺。有鉴于此,董教总呼吁有志于教育工作的华裔子弟积极响应此次的招聘,踊跃申请,以成为中小学老师,协助填补有关的空缺。

 

  1. 为确保此次招聘老师的计划顺利进行,特别是必须提供足够的名额来填补华小师资和中学华文老师的空缺,董教总已在第一时间向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提出多项建议,包括要求当局尽早公布招聘教师的具体详情,如申请方式和条件,以及各源流小学和中学等各个科目的老师招聘人数,让大家了解实际的情况,以协助展开招生工作。与此同时,董教总也向副部长反映当前华小和中学所面对的师资问题,并探讨相关的应对方案,希望有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争取教育部开放此次招聘老师计划给受政府承认的私立大学和国外大学毕业生申请,以鼓励更多大学生加入教师行列。此外,教育部也必须做好后续的培训计划,提供被录取的非教育系老师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以确保老师们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素质。

 

  1. 根据教育部长日前在记者会的解释,造成中小学师资不足的原因包括师范学院于2016年减少招生、学员不足,以及师资空缺与教师主修专业不符,导致教育部面对调派的问题等等。董教总表示,这说明了目前的师资培训制度存有一定的瑕疵,必须加以改善,以免师资不足的问题继续恶化。有鉴于此,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对现有的师资培训制度进行全面检讨,特别是必须准确计算各源流学校对各个科目教师的需求,并据此进行全盘的培训规划,包括培训足够的师资人数,以及制定有效教师调派机制,一旦学员毕业后,在最快时间内被派往学校执教。与此同时,也必须针对一些科目申请人数不多的情况,以及师范学院招聘制度进行检讨,以确保更多有志于教育工作者被录取进入院师范学院受训,进而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1. 根据教育部的消息,随着SPM成绩放榜后,当局将在近期同步展开统考师范课程和宗教中学文凭师范课程招生工作。其中统考师范课程将像往年一样提供20个名额,被录取的申请者将受训成为华小的华文老师。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尽快公布统考师范课程的招生详情,以利宣传工作的进行,并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独中生踊跃提出申请,以加入华小教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