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长老调有悖教育专业 承认统考不应再政治化

教长老调有悖教育专业 承认统考不应再政治化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7月28日

教长老调有悖教育专业

承认统考不应再政治化

 

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日前在国会书面答询时,指统考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除非独中使用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实施国家课程,为学生准备相同考试,政府才会承认统考。针对教长重复历届政府和政治人物昧于教育专业的老调,未能公允评论统考价值,董教总绝不苟同。

 

首先,我们提醒各界勿忘承认统考乃2018年全国大选时的朝野共识,当时国阵和在野的希盟无不列为竞选承诺,包括莫哈末拉兹所属的土团党在内。如今教长在国会下议院的言论,是否代表当今政府在第十五届大选前公开表态?朝野政党联盟也有必要讲清楚、说明白。

 

事实上,独中统一课程向来实事求是地遵循课程发展理论与实务,参考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内容上充分体现本土与多元化,兼顾国内外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强调德智体群美的教育,符合我国多元社会国情。所以,教育部长应以更宏阔的视野,从学生利益、培养国家人才和教育专业,公平且务实地审视承认统考课题。

 

独中长期为国作育英才无数,独中毕业生及统考文凭持有者对我国的贡献亦有目共睹。政府拒绝承认统考文凭,为申请国立大学学术资格之一,实与统考课程不符国家教育原则无关,而是从来都囿于狭窄思维、泛政治化的视角。统考文凭不仅受国外大学广泛承认,亦为具官方背景的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承认为本国私立大学入学资格之一,而且教育部管辖的师范学院,也接受持统考文凭的学生报读。

 

为此,我们呼吁各界从教育专业及学术的角度讨论,莫再政治化统考承认课题。与此同时也促请教育部尽速接收以邱武英为首的统考特委会呈交报告,对外公布报告内容,向社会大众交代。

2022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提案

2022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提案

2022年度董总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提案

2022年6月25日

一、基于我国宪法及法令已确立各源流教育体系的法定地位,要求政府尽快拟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性文件,确保教育平等与母语教育权利。

案由:政府应纠正教育政策偏差,拟定政策时贯彻多元开放理念,务求促进族群融合,以推动国民团结为终极目标。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需秉持尊重多元、包容差异,致力于平等之原则,戮力发展多源流教育体系,提升族群关系,加强社会凝聚力。

 

二、基于宪法和法令已保障母语教育权利及多源流教育体系,要求政府制度化公平分配资源与拨款各源流教育,依社区需求增建各源流学校。

案由:华淡小自我国独立前已存在,与各源流学校一样长期为国栽培人才。吉隆坡和哥打峇鲁高等法院日前已先后宣判华淡小并未违宪,因此任何对华淡小合法性之质疑,既漠视多元社会现实,亦罔顾多源流教育历来的贡献。政府应当秉持平等原则,合理分配资源,制度化增建各源流学校、公平分配教育拨款、足够的合格师资。

 

 三、促请政府成立独立的教育监察委员会,以监督教育部行使公共权力的运作,强化施政效率,防止滥权弊端。

案由我们要求成立独立的教育监察委员会。委员会须具有法定地位,并向国会负责与提呈年度报告,以确保其独立性。民众可就管理不善、违法行政、不公平、歧视、滥权、不回覆、拒绝提供资讯、不合理的延迟等理由向委员会申诉。

 

 四、要求政府确保各级学校的预算经费、专业师资、网络设备等设施均衡分配,以改善城乡教育差距,维护完善安全的教育环境。

案由: 我国网上教学资源不足,基层学生难以跨越数码鸿沟,偏乡学校的校舍设备,经常因老旧年久失修,影响师生日常使用便利。不少学校建筑出现危楼,多年前吉华K校老师坠楼并非个案,北大住宿生日前意外毙命,国立大学设施安全问题再成外界关注焦点。教育部必须加强管理维护,定期安检维修,改善校舍设备,除了保障校园安全,也有助于稳定偏乡师资,维护教学环境品质。

 

 五、促请政府尽速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证书,作为进入国立大学及公共服务机构的录取资格。

案由:华文独中多年来为我国各领域培育人才,贡献良多。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包括历史科在内,亦遵循国家教育课程标准的方针,拟订课程标准过程中,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为参考蓝本,并规定国语为必修科目之一,符合国家宪法与国家多元教育原则。

 

六、要求教育部按照我国多元国情,以多元文化方式介绍各族书法艺术,搁置华淡小马来文科的爪夷字教学单元。

案由:教育部无视华印社会的疑虑与不满,今年继续在华淡小四、五、六年级马来文科介绍爪夷字。我们要求搁置华淡小马来文科的爪夷字教学,停止发放问卷调查。当局应沿用或参照2015年至2020年的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的呈现方式,以不纳入课程与评估标准(DSKP)的形式介绍各族群书法艺术,包括爪夷字、中文和淡米尔文书法等内容,才符合我国多元社会现实。

 

七、要求政府纠正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史实错误,肯定各族群对马来西亚开邦立国的贡献事迹。

案由:作为学校教材,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应当实事求是,各族对这片土地的贡献,理应不分族裔给予平等对待,同时必须中肯反映历史原貌,还原历史人物应有的地位。历史教育若过于强调特定族群、文化和宗教,有悖我国多元族群文化的国情,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批判能力,无法团结各族学生,亦将使到新生代误解历史,不利于国民团结。

 

八、要求政府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制度,一劳永逸解决国民型中学华裔教师、国中华文班与华小师资不足问题。

案由:教育部除了推出单次招聘计划外(2021年7月),应掌握国民型中学、国中华文班与华小的师资需求,制定有效调派机制,加强培训规划,确保结业者的专业素质,同时,检讨师范学院招聘制度,解决部分科目申请人数过低问题。

 

九、促请政府恢复“国民型中学”的法定地位,履行当年的承诺,改善国民型中学的发展困境。

案由:政府必须兑现当年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前的承诺。《1996年教育法令》已废除 “国民型中学”的法定地位,将其归为“国民中学”,于法无据、于理不合、于情不通,明显违背当年承诺。政府必须修法,恢复国民型中学使用“SMJK”(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的名称。此外,国民型中学是依据教育法令改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的全津贴中学,因此政府有责任解决其经费、校舍不足及华裔师资偏低问题,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权益。

 

十、促请政府鼓励民间团体贡献教育事业,其所得盈余,不论捐款人或受益单位,应一律豁免缴税。非营利组织和民办教育机构也应免于缴付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

案由:民间的非营利教育机构或社团,长期以来自愿自发弥补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不足,协助栽培大量人才,同时分担国家财政压力。政府理应肯定民间的无私参与,给予免税以示鼓励,鼓励它们继续为国贡献。与此同时,疫情下民办教育机构亦面对巨大经济压力,政府理应豁免征收人力资源发展基金,以减轻其财务负担。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5月6日

 

针对华小近日又接获当局的指示,以向四年级家长发问卷是否同意在四年级的马来文科推行介绍爪夷字,董总和教总(董教总)深表遗憾,并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在过去两年来的调查,已经证明绝大部分的华小家长都不接受现有四年级马来文课本介绍爪夷字的模式。华教团体已经多次表明当局没有必要再进行相关的调查,因为这不但毫无意义,也浪费资源。有鉴于此,对于教育部无视民间的声音,今年再次展开相关的问卷调查,董教总深表遗憾,并促请教育部取消派发相关的问卷调查,以免再次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1. 自教育部2019年提出要在华淡小四年级马来文科推行爪夷字的课题发生以来,董教总和国内各华团,以及印裔团体就已经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包括要求教育部以多元的方式来推行,以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的国情,而不是仅仅介绍爪夷字。遗憾的是,教育部不但没有正视和接纳华团和印裔团体的看法,反而是继续推行这项不当的措施,引起华社和印裔社会的强烈不满。
  1. 董教总表示,随着教育部已在华淡小四至六年级的马来文课本推行爪夷字的介绍,而且教育部也曾表示,一旦完成此阶段爪夷字的学习课程,将全面检讨内容与模式,因此,目前已经是时候教育部对这项不当的措施进行全面检讨,并采纳华团和印裔团体的建言,以多元方式在小学马来文课本介绍各族文字书法艺术,让学生了解与学习各族群的文化特色,而且这才符合我国多元族群、语文、文化和宗教的实际情况。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尽速成立一个涵盖各群体代表的委员会,包括委任华教团体和淡米尔教育团体的代表参与讨论,以一劳永逸解决这项备受争议的措施。

中文博士班答辩语言莫违常理 吁南方大学学院继续据理力争

中文博士班答辩语言莫违常理 吁南方大学学院继续据理力争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3月18日

中文博士班答辩语言莫违常理

吁南方大学学院继续据理力争

 

董教总对日前南方大学学院中文博士课程为符合大马学术鉴定机构(MQA)的指南和条例,改用马来语或英语进行论文口试答辩一事深表关切。我们认为MQA的相关规定,有违学界常理,必须予以检讨,并呼吁南方大学学院校方继续据理力争,勿忘当年创校宗旨和精神。

 

本地公私立大学中文系之学术教研工作,不时受到政府相关机构僵硬的语文政策干扰,包括硬性规定中文系硕、博士毕业论文需以马来文或英文书写就是一例。此次南方大学学院受限于MQA规定,将该校中文系博士班论文口试答辩改用马来语或英语,再次反映本地大学管理机构的狭隘、循旧与落伍,无视当前的学界常理和潮流。

 

事实上,大学研究所阶段重在师生间自由研讨,探索学问,从而培养未来教研人材。因此大学管理当局理应从尊重学术自主的角度,允许大学师生间,在有利该学问的探究和累积的前提下,自由决定使用何种语文书写论文和答辩。何况,一般国外大学的语文学系,对系内师生能够运用相关语文从事论文写作发表,皆十分鼓励和肯定,不论对学系和个人的发展来说,都能对学术表现带来加分的效果,以美国芝加哥大学德文系为例,就允许博士生使用德文撰写学位论文。 (https://german.uchicago.edu/graduate/dissertations)

 

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高教主事者,诸如公立大学管理层、MQA等单位需重新检讨目前对本地大学中文语文教学所做的语文规定和限制,让本地大学中文学系的教学与研究回归学术正轨,而非以政治挂帅或语文政治意识型态横加干预和限制。

 

南方大学学院做为华社首所民办学府,肩负着发展本地华文教育的历史使命。做为华教同道,我们深知华教办学的艰苦,惟民办大专学府在追求发展和茁壮的道路上,需不忘初心。因此,我们吁请南方大学学院管理层,在面对MQA不合理及违反常理的非学术必要性的规定时,应据理力争,严守华教大义和创校理念。

以师生利益和教育大业为前提 董教总吁各造异中求同寻共赢

以师生利益和教育大业为前提 董教总吁各造异中求同寻共赢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3月4日

以师生利益和教育大业为前提

董教总吁各造异中求同寻共赢

 

针对吉隆坡启智华小新校舍土地拥有权的事件,董总与教总深表关注,并认为此事件若没有妥善获得解决,势必对华教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董教总特此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教总表示,3月21日新学年开课在即,因此现阶段在处理启智华小新校舍土地拥有权的事件上,应以师生利益作为大前提,以利教学的进行。有鉴于此,涉及各造应放下歧见,开诚布公的进行协商,寻求共识,携手合作,妥善解决各项技术性问题,达致共赢。

 

  1. 为了确保师生有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特别是在疫情严峻的时期,做好防疫工作,保障师生安全,学校更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教学活动。有鉴于此,在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教育部应先允许吉隆坡启智华小在3月21日新学年开课时,继续使用新校舍。董教总表示,启智华小学生人数众多,若只能使用旧校舍,而且由全日制转为实施上下午班的制度,这不但不利学校的顺畅运作和衍生许多不必要的问题,也与教育部要落实全日制的政策背道而驰。

 

  1. 董教总表示,吉隆坡启智华小的事件再次凸显了教育部以校地拥有权把学校划分为“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而引起种种不必要的问题。事实上,董教总和广大华社向来都不认同教育部这项措施,并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但一直没有获得当局的正视和解决。董教总表示,无论校地拥有权属于政府或董事部,各源流小学都是国家教育体系内的学校,更何况启智华小董事部基于学校空间有限而筹款买地建校,这是协助国家办教育和培养人才,理应获得赞扬与肯定。董教总认为,必须回到问题的根源,进行全面的探讨,一劳永逸解决以校地拥有权把学校分类为“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并以此来给予不平等待遇的不合理措施。

 

  1. 基于华教,乃至国家教育的利益和长远发展,董教总吁请涉及各造冷静磋商,无需进一步公开互相指责,这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导致矛盾持续升温扩大,模糊了事件的本质。与此同时,董教总也会设法联系各有关方面,并希望能够促成大家坐下来会面,继续沟通,全面探讨当中的问题,寻求符合教育部、董事会,以及师生利益的共赢方案,妥善解决启智华小的问题。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2年2月12日

 

针对媒体报导吉隆坡部分学校接获教育局的正式通知,指示学校只能依据MySTEP系统来申请临教及代课老师,而不能通过家教协会聘请临教及代课老师,董总与教总表示高度关注,并出席了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所召集的线上交流。董教总当下也要求教育部必须检讨此项决定,以便灵活解决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1. 华小师资短缺乃数十年来教育部未能解决的沉痾宿疾,已严重影响华小的正常运作和教学活动,加上教育部去年杪批准大批教师申请调派至其他州属执教,这使得许多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和教育服务委员会必须全盘检讨现有机制,并紧密协调配合,以便在开学前确保所有师资短缺都被完全填补。
  1. 董教总指出,虽然教育部去年7月份为全国各源流学校展开一次性招聘1万8702名教师的计划,展现了解决师资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但据知华小某些科目的应征人数却极不理想,而且校方亦没有把握其缺额会否及时获得填补,因而需要超前部署,各校提前通过董事会或家教协会自掏腰包聘请临教,以免学校的日常运作遭受进一步干扰,也避免学生的权益受损。
  1. 董教总表示,华小自行招聘临教是人民自发襄助国家教育在师资培训不足的义举,更是行之有年的自救方案。如今教育部规定学校必须通过MySTEP系统申请临教,虽然这项措施旨在确保临教的素质,但根据许多校长的实际办学经验,有关系统程序繁琐,而且许多申请未能迅速获得批准,导致学校的教学安排受到干扰。因此,董教总要求教育部必须重新检讨这项措施,同时简化有关系统和申请程序,以免打击华小师生的教学进度。
  1. 马汉顺副部长在与董教总等团体进行的线上交流中表示,各华小仍可自行聘请临教,唯必须先向教育局申请。董教总因而表明,教育部应尽快公布各华小自行聘请合适临教的具体程序,以便多管齐下地及时应对眼下因师资短缺而引起的诸多弊端。同时,在此非常时期,教育部也应特别拨款给各华小招聘临教应急。
  1. 董教总吁请教育部 设立一个专门讨论华小事务的沟通平台,定期召集各大华团和教育机构,一同集思广益,充分协调并制定出完善且针对性的短、中、长期机制,以便科学地全面解决已长期影响华小运作的各种问题,包括当下引起各界热议的师资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