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0月30日
财案未提某些学校拨款
政府应速公布详情解疑
对于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10月29日在国会下议院所提呈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有关教育方面的预算,董总与教总特此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教总早于今年10月7日,曾针对联邦政府2022年财政预算案,向政府提呈建议书,涵盖下列7项建议:
(1) 一视同仁对待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给予公平的拨款配额。
(2) 拨款支援华文独中发展。
(3) 拨款支援三所华社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4) 纠正差别待遇,统一模式处理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的水电费、排污费及电话费。
(5) 设立学校冠病疫情特别拨款,作为学校防范疫情的用途。
(6) 增加拨款强化通讯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7) 豁免非营利民间组织和教育组织缴税及缴付人力资源发展基金(HRDF)。
然而这些建议,在新财案中却似乎没有获得积极的重视和采纳。
2. 在2021年和2022年财案,教育部所得总拨款从503亿5849万令吉增至526亿2506万令吉。当中的发展拨款从30亿8755万令吉激增至50亿3413万令吉,增加了19亿4658万令吉或63%(见附表1)。这显示政府拨出巨资用于学校发展或硬体建设,尤其是解决残旧失修学校问题,值得赞扬;但是,这些经费必须要公平合理对待各类的学校,透明化公布受惠学校名单、款额和计划等详情。
3. 虽然2022年财案的学校发展拨款激增,但没提及教会学校、国民型中学、华文独中和三所华社民办大学学院(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大学学院、韩江传媒大学学院)有无拨款一事,也没提及增建和搬迁华小的建校拨款(见附表2、3)。此外,政府也没有宣布会否继续为政府资助学校提供每月最高5千令吉的水电费和排污费拨款。财政预算案不列出或没提及某些学校拨款一事已不是首次发生,早就引起争议。董教总认为,政府应速公布详情,清楚阐明和解答上述拨款疑问,以及把这类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拨款也一并纳入财政预算案。政府也应公布和解释2020年财政预算案中,用于增建和搬迁华小的2000万令吉建校拨款去向,以及有关建校计划进度和拨款使用等详情,包括是否已取消此年度建校拨款。
4. 政府在2022年财案宣布拨出1亿2000万令吉的维修和提升拨款给全国的华小和淡小,比2021年财案的1亿零405万令吉拨款,多出1595万令吉。回顾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财案,一部分的华小和淡小也共获得每年一亿2000万令吉,即华小和淡小每年各有5000万令吉维修和提升拨款,以及每年2000万令吉华小增建和搬迁的建校拨款。由此可见,2021年和2022年财案都没有提到华小增建和搬迁的建校拨款。我们认为,政府有责任把这些建校拨款纳入财政预算案,确保各校有足够拨款以尽快建竣启用。
5. 我们欢迎政府在2022年财案中,制定多项照顾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福利措施,包括B40群体学生开学援助金增至每人150令吉,让购买电脑等上网器材的家长享有2500令吉扣税,以及每名教师获得100令吉津贴。
6. 对于在2021年财案拨款1亿5000万令吉购买手提电脑给500所学校的15万名学生时,所发生的执行缓慢和不公平对待各族学生等弊端,政府应从中吸取教训和作出改善。因此,政府应确保2022年财案拨出4.5亿令吉供购买平板电脑给B40家庭60万名大专生的计划,能够透明、廉洁、快速和有效执行,所购买的平板电脑应适用和安全且不是劣质货,以及公平对待和分配给急需援助的各族学生。
附表1:2021-2022年财政预算案下教育部所得拨款
拨款类别 |
2021 |
2022 |
增长 |
运营拨款 |
47,270,939,700 |
47,590,933,700 |
+319,994,000 |
发展拨款 |
3,087,552,900 |
5,034,128,600 |
+1,946,575,700 |
总数 |
50,358,492,600 |
52,625,062,300 |
+2,266,569,700 |
附表2:2012-2022年财政预算案下各类学校发展拨款(令吉)
年份 |
国小 |
华小 |
淡小 |
国民型中学 |
教会学校 |
全寄宿
学校 |
政府资助
宗教学校 |
玛拉初级
理科学院 |
民办
宗教学校 |
华文独中 |
合计 |
2012 |
5亿 |
1亿 |
1亿 |
原无拨款,
后拨2000万 |
1亿 |
– |
1亿 |
1亿 |
– |
无拨款 |
10亿
+2000万 |
2013 |
4亿 |
1亿 |
1亿 |
原无拨款,
后拨3000万 |
1亿 |
1亿 |
1亿 |
1亿 |
– |
无拨款 |
10亿
+3000万 |
2014 |
1亿 |
5000万 |
5000万 |
原无拨款,
后拨15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无拨款 |
4亿5000万
+1500万 |
2015 |
4.5亿 |
5000万 |
5000万 |
25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2500万 |
无拨款 |
8亿 |
2016 |
原无公布个别拨款。后来,华小、淡小、教会学校、国民型中学拨款迟至2017年发放。 |
无拨款 |
5亿 |
不详 |
5000万 |
1650万 |
1500万 |
1650万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无拨款 |
|
2017 |
2.5亿 |
5000万 |
5000万 |
原无拨款,
后拨15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无拨款 |
6亿
+1500万 |
2018 |
2.5亿 |
5000万
+2000万 |
5000万 |
不详
(原无拨款)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不详 |
无拨款 |
5亿5000万
+2000万 |
2019 |
2.5亿 |
5000万
+2000万 |
5000万 |
15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7500万 |
1200万 |
6亿5200万
+2000万 |
2020 |
3亿 |
5000万
+2000万 |
5000万 |
2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5000万 |
1亿 |
1500万 |
7亿3500万
+2000万 |
2021 |
不详 |
7407万 |
2998万 |
411万 |
2094万 |
不详 |
1223万 |
– |
另外拨款
1亿 |
原无拨款,
后拨1500万 |
6亿2000万
+1亿
+1500万 |
2022 |
不详 |
1亿2000万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不详 |
1亿4000万 |
不详 |
不详 |
注:
- 2012年和2013年财政预算案,政府成立学校建校、提升和维修特别基金,分别拨出1亿令吉给全国华小。2014年至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5000万令吉华小拨款是给被归为“半津贴学校”的华小用于维修和提升学校。2021年和2022年财政预算案的华小维修和提升拨款是给全国华小。
- 2021年财政预算案拨出8亿令吉作为教育部机构和学校的维修和提升等用途。当中的6亿2000万令吉用于维修和提升教育部管辖学校,即4亿7868万(4亿7748万+120万)令吉给国小(5624所+18所)以及国中、全寄宿学校和职业学院(2070所+4所);7407万令吉给全国1300所华小(416所全津贴学校获2582万吉,884所半津贴学校获4825万令吉);2998万令吉给淡小(162所+365所);411万令吉给国民型中学(9所+65所);2094万令吉给教会学校(12所+370所);1223万令吉给政府资助宗教学校(224所)。
- 2020年11月26日和12月3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表示通过2021年财政预算案B11项目,另外发放1亿令吉予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以拨款给3类宗教学校(sekolah tahfiz/可兰经背诵学校, sekolah pondok berdaftar/注册宗教私塾学校, sekolah agama rakyat/人民宗教学校)。2021年10月11日,财政部长在国会表示已完成发放1亿令吉给4类宗教学校,而且拨款对象增加了私立宗教学校(sekolah agama persendirian)。
- 2020年12月22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表示,2021年财政预算案没有拨款给华文独中。不过,财政部最终于2021年9月发放1500万令吉给全国华文独中和关丹中华中学。
- 2018年财政预算案后,希盟政府另外拨出2000万令吉用于增建和搬迁华小,在2019年和2020年财政预算案分别拨出每年2000万令吉用于增建和搬迁华小,并已公布2018年财政部拨款和2019年财政预算案拨款下有关受惠学校名单和款额。国盟政府2021年财政预算案没有提供增建和搬迁华小的拨款。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增建和搬迁华小拨款至今毫无下文,教育部没有公布详情。
- 除了享有常年的水电费拨款,2020年财政预算案拨出额外1200万令吉水电和排污费拨款,让各类半津贴学校包括华小和国民型中学等学校提出申请。
- 2021年10月29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在国会下议院提呈2022年财政预算案,宣布拨款10亿令吉作为维修和提升学校用途,包括发放:1亿4000万令吉给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以修缮可兰经背诵学校、注册宗教私塾学校、人民宗教学校;1亿2000万令吉给全国华小和淡小;7亿4600万令吉用于修葺东马年久失修学校,其中112项计划在沙巴,165项计划在砂拉越。
附表3:三所民办大学学院拨款
年份 |
款额 |
2019 |
600万 |
2020 |
600万 |
2021 |
无拨款 |
2022 |
不详 |
2021年10月29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0月29日
针对日前蒲种朱运兴华小建委会接获教育部秘书长公函,在未说明任何理由下,指示该校建校工程立刻停工,董总与教总(董教总)深感震惊,并发表文告如下:
- 董教总表示,朱运兴华小在2017年10月获得批准兴建,是政府宣布增建的10所新华小之一,目前正在进行建校工程,并预计2023年竣工启用,以造福当地的莘莘学子。然而,教育部秘书长尤斯兰沙却于2021年10月25日突然发函指示该校停止建校工程,而且没有说明任何理由,董教总对此深感遗憾和不满。
-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较后接受媒体询问时的回应,教育部此举是要重新审核朱运兴华小的数据资料及所有文件,以厘清该校搬迁至现有的地址,是否符合标准作业程序。董教总认为,朱运兴华小从一开始获得批准兴建、更换建校地点,以及到动工兴建都是在教育部的批准下才进行的,一切都是依据教育部所制定的作业程序。因此,对于朱运兴华小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展开建校工程之际,教育部却突然指示停工和进行重审,令人难以理解,无所适从,同时也彰显了教育部的不专业。
- 有鉴于此,董教总促请教育部马上解决朱运兴华小的建校问题,确保该校的兴建得以顺利落实,以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事实上,从获得批准建校至今,朱运兴华小的建校工程已经被拖延四年之久,如今又出现变卦,华社因而担心建校工程无法如期完成,这是大家不愿看到的。
- 政府于2017年10月批准兴建10所新华小,但一些已经获得批准增建的华小建校工程至今还未展开或没有具体进展,甚至其中一所新华小,即陈嘉庚华小的建校准证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在2018年12月被转给关丹中菁华小分校,以成为中菁华小二校,这意味着10所新华小已经减少至9所。如今朱运兴华小的建校工程又一波三折,说明了华小在建校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一再面对许多阻扰,尤其是当局不透明的作业方式,更是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华社非常不满的。
- 董教总表示,增建华小是华社一直以来的要求,以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自独立以来,华小就是政府教育体系的一部份,因此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必须制定统一的建校制度,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包括负责所有的建筑费,以及明文规定必须规划学校保留地作为兴建各源流小学,包括华小和淡小的用途,以一劳永逸解决各源流学校的建校问题。
2021年10月23日 | 联合文告
华团联席会议联合声明
2021年10月23日
董教总针对特定人士以华淡小违宪为由,挑战华淡小合法地位的诉讼事件,召集各华团汇报交流,共商对策。
马来西亚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课题的挑战。这次严峻的挑战,再次挑起族群的情绪,令人忧心不安。然而,我们始终坚守岗位,维护母语教育权利和多元价值。
独立建国至今,国人都以这块聚集多元族群、文化、语言、信仰的土地的子民自居,每逢艰难险阻时刻,为坚定实行民主宪政,扮演稳定社会的关键角色。唯有守护多元社会价值,遵循和平、理性、沟通的原则,互相包容和尊重,方可逐步化解认同差异,消弭矛盾与误解。
本次华团联席会议之共同声明如下:
- 成立工委会,专责策划及执行后续工作。
- 重申母语教育是各族群不容剥夺的基本人权。
- 坚决维护宪法精神,要求政府捍卫多源流教育体系,确保宪法赋予的母语教育权利,获得明确保障。
- 要求政府捍卫宪法条文,在确保马来文作为国语地位的同时,保障各族群教导与学习、使用与发展母语的权利及其平等地位,尊重语言的多元性、平等发展及传承延续,谋求族群之间共存共荣之道。
- 华淡小在我国独立前已存在,历来为国作育无数英才,华淡小的教育贡献应受肯定,政府应制度化支援发展,方为正确之道。
-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
-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
-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
-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
- 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
-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 林连玉基金
- 华社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12日 | 董总文告
董总文告
2021年10月12日
董总针对今年华文独中获得财政部1500万令吉特别拨款过程中所引发的议论,发表文告如下:
1. 董总向来秉持 “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 的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维护和发展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因此,我们欢迎联邦政府、各州政府、执政党和在野党,支持和帮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以及各族母语教育的发展。
2. 无论是国阵政府在过去个别拨款给一些华文独中,抑或是希盟政府连续两年在预算案中编列独中拨款,以及现任政府拨款给全国华文独中,董总都一律给予公开的肯定(参见备注)。
3. 董总是关心政治、超越政党的民间教育组织,任何协助华教和母语教育的政党,我们都会肯定其努力,同时予以监督和建言。我们始终实事求是,从不偏袒任何朝野政党,我们对历届政府所发表过的文告都是铁证。对于近日董总主席陈大锦在独中特别拨款方面的言论引起热议,尤其是一小撮党同伐异者,以及一些不了解事态来龙去脈的人,在未经查实下,轻率地发表偏颇之见,此举不仅有失公允,更误导群众,本会对此深表遗憾。
4.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路走来艰苦卓绝,如今面对着疫情和国家经济受到冲击,加上近年来,种族和宗教极端分子频频挑衅,在单元化政策笼罩下,华教发展益发困难。因此,各族人民、朝野政党和民间组织,更应专注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多元包容、开明思想、民主建设和良好施政,以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国家进步。
备注:
(一)在 2019年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和新纪元大学学院拨款移交仪式上,董总主席陈大锦提到:“我们衷心感谢希盟政府对3所民办大学学院及全国华文独中,以及包括关丹中华中学的照顾,这说明509政权替换的确为华文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我们相信在新政府的开明领导之下,华文教育的发展将欣欣向荣,展现新气象。” 陈主席也指出:“对于中央政府历史性的首次在年度财政预算案中编列拨款马币1200万予全国华文独中,董总对此表示激赏。”
(二)对于希联政府在2020年财政预算案的拨款,董总在文告中指出:“财政部继2019年后再次拨款新纪元大学学院、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和南方大学学院各200万令吉作发展用途,同时也拨款1500万令吉予全国独中。这项农历新年前夕的礼物,得以减轻民办大专的财政压力,相较去年还为独中增加300万令吉拨款,代表希盟政府对非营利教育机构的重视。”
(三)对于全国60 + 2 + 1所独中今年同样获得财政部拨出1500万令吉拨款,而全国独中已在最近几日陆续收到这笔款项。董总主席陈大锦受媒询问时形容,“这项好消息犹如’及时雨’并感谢当局俯顺民意,体恤,认同与支持民办华校。”
2021年10月8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10月8日
谴责网络霸凌侮辱女性
吁速立法保障性别平等
今年四月揭发教师公然开性侵玩笑的中学生艾恩(Ain Husniza),近日遭人冒用其视频,剪辑合成猥亵照片和短片在社交媒体散播。董教总强烈谴责这种侮辱女性的网络霸凌行为,呼吁各界声援艾恩,要求政府向当事人提供即时保护与协助,并尽速在国会提呈《性骚扰法案》。
这已非艾恩首次遭到网路霸凌,在在显示我国社会严重缺乏性别平等的认知,漠视有人以色情视频来攻击杏坛丑闻揭弊者。我们支持当事人采取法律途径予以遏止,这种伤害女性的恶质做法不见容于文明社会,必须予以谴责。女性往往遭遇高度性别化的威吓,从校园、体育界到职场不乏性骚扰幸存者勇敢挺身而出,遗憾的是,有关当局往往草率处理,非但未对加害者采取行动,反之加害者以法律行动索赔或施压警告受害者噤声。
艾恩揭发男教师在课堂的强奸玩笑后,反成为许多网友的攻击对象,涉案教师扬言喊告索偿,更有同班同学威胁要强暴她。警方向总检察署提呈调查报告,后者于六月八日裁定案件后,未予提控;教育部虽于四月二十八日承诺调查此事,惟至今逾半年仍不见任何进展;妇女部长未积极推动性别平等的相关法案。警检、教育部、妇女部坐视艾恩权利受侵害,委实难辞其咎。
有鉴于此,我们促请政府采取性骚扰零容忍政策,向国会寻求通过《性骚扰法案》及《性别平等法》,保障女性权益,避免制度性的性别打压。唯有积极立法,严格执法,在社会各领域建立反性骚扰机制,才能确保更多妇女及儿童免于性暴力威胁,享有尊严和平等的生活。
2021年8月27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21年8月27日
上届任内要务悬而未决
董教总冀教部戮力完成
新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公布新内阁名单后,首要任务包括因应严峻的疫情,推动经济复苏,缩小贫富差距,正视教育挑战。上一屆正副教育部长莫哈末拉兹、马汉顺继续就任原职,接下来,除了拟定清晰的复课路线图外,董教总提醒教育部规划后疫情时代的教学计划,抓紧时间尽速完成上一届任内悬而未决的要务,如增聘教师方案、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等。
我们认为,眼下疫情仍未平稳,复课方案应兼顾防疫及学习需求。教育部在复课的决策机制上,应考虑纳入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另可考虑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根据教育部的指南,按地方疫情定夺学校停课或复学。同时,建议当局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拟定的学校重开工作纲要(Framework for reopening school)。
兹提出以下建言:
一、学校教职员接种疫苗:国盟政府承诺将全国公私立学校(包括独中)教师纳入优先接种群体,惟最新进展尚待教育部公开说明。除了教师外,也应让今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优先接种,此外还得包括学校职员、校工、保安和食堂贩卖部业者,同时尽快明确12至17岁学生接种疫苗的可行方案。
二、纠正教育不平等现象:教育部应公布国盟政府去年承诺的15万台手提电脑,至今是否已完成派发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由于城乡社会生活条件悬殊,教育部应透过网课、教育电视和教育电台三管齐下,并向网络、电台电视覆盖率不及的内陆偏远与原住民地区,加强派发纸本学习作业或辅助课本,减缓学生因停课影响学习进度,避免疫情下加剧偏乡教育不平等。
三、关注师生身心,追踪学习成效:全面停课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尤其社经地位弱势者,恐因持续停课无法跟上进度,因而无心上学或辍学,教师也因面对新教学模式而倍感压力。为此,教育部应设立长期追踪机制,观察学生学习状况,设立相应补救教学措施,适时为师生提供心理辅导,疏解心理压力。
四、完成悬而未决要务:国盟政府在处理华教议题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包括独中和三所民办高等学府未获制度化拨款,华小师资持续短缺,承认统考停滞不前等。此外,教育部至今仍未公开校园霸凌事件调查报告,遑论提出改善校园性别平等机制。疫情期间远距教学因数码鸿沟,影响偏乡学生权益,教育部、高教部亟需拟定解决方案,发展网络公共建设。这些上一届教育部长未完成的重要工作,如今获得续任,务必戮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