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验与评量培训课程
测验与评量培训课程-简章
相关文件下载
江沙崇华独立中学
【江沙崇华独立中学招聘】
本校因校务发展,诚邀具有上进心、责任心及能自我激励者加入崇华大家庭。
1. 马来文及英文老师
* 大学相关科系毕业,具教育热忱及经验者为佳;
* 能独立工作者及具有良好的沟通与组织能力。
2. 宿舍生活导师
职位要求:
* 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为佳;
* 能独立工作者及具有良好的沟通与组织能力
外坡者,提供免费宿舍
有意者请将应征信函,个人履历表及相关资料电邮或WhatsApp至: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或WhatsApp: 05-7761484 , 014-3041988

不应压缩 STPM 学生升学空间 促纠正制度偏差 保障录取公平
董总文告
2025年6月24日
不应压缩 STPM 学生升学空间
促纠正制度偏差 保障录取公平
针对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学生在公立大学录取率骤降一事,董总认为这反映出当前大学录取制度存在严重不公与结构性失衡。因此,呼吁内阁介入此事, 督促高等教育部立即检讨与矫正制度偏差,并公告改善方案,确立以学术能力为基础的择优录取机制,方能真正保障高教公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內大学预科班享有高达90%的土著固打制,而公立大学亦优先录取预科班学生,这已严重压缩STPM生的升学空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公立大学推行以盈利为导向的 “直接招生制度”(Direct Intake),进一步压缩公立学额,造成STPM生多重边缘化。这种制度失衡现象不仅打击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更违背 “昌明大马” 倡导的公平正义精神。
作为主掌高教发展政策的机关,高教部应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尽速公布STPM、预科班与直接招生的详细录取数据,杜绝黑箱作业,以昭社会公信。同时,也应阐明各入学机制的评选标准与原则,让考生有明确依据,避免因制度偏差、程序不明而被剥夺升学机会。
同时,团结政府亟需全面改革高教,重建以学术水平为本的入学机制,检讨直接招生制度的公平性,抑制公立大学的商品化趋势。此外,应尽快承认独中统考资格,让不同教育体系的学生享有平等竞争机会,真正体现更多元与包容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呼吁政府正视问题,立即纠正公立大学录取制度偏差,切勿模糊焦点,更不应将制度争议种族化。唯有改革制度、保障公平,才能为国家培才留才,令高教迈向更具竞争力与包容性的未来。

2025年度马来西亚华校联合会总会(董总) 会员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 主席陈友信致词稿
日期:2025年6月21日(星期六)
时间:中午12时
地点:董总A401会议室
各位中委、媒体朋友,大家午安。感谢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我想趁这个机会,对近期教育课题提出看法,同时报告独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进展。
一、《教育发展蓝图(2026-2035)》需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精神
新教育发展蓝图的拟定与公众咨询日前已告一段落,各界密切关注教育部在制定蓝图过程中,是否充分听取来自不同族群教育团体的意见。
我想强调的是,多元文化,不应只是口号,而应该是我们教育政策的核心精神。而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反映出这样的多元与共融。既然团结政府上台后提倡多元、公平与包容的施政理念,教育发展蓝图的最终版本,应当以多元文化教育精神为核心原则。
不同族群、语言和信仰,这些多元特色,并非我国社会的障碍,而是我们共同的资产。教育政策不该再以单一文化作为主导,而应推动开放包容的政策取向,让各族学生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让母语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唯有如此,我国的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也才能厚植社会和谐的根基。
身为母语教育运动组织,董总一直坚持教育必须尊重多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母语文化中茁壮成长,同时也具备跨文化理解与全球竞争力。我们希望,这份蓝图能真正体现开放与包容的价值,不再只是以单一文化为主轴,让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存在于课本,而是落实在每一所学校、每一项政策,也让各族群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中,安心学习,自信成长。
二、保障高教入学机会平等,废除制度偏差,承认独中统考
除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课题。长期以来,大学入学制度中的配额与固打制,限制了非特定族群,尤其是华裔、印裔与独中生的升学机会,直接导致许多优秀学生流向国外,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例如,独中统考文凭虽获世界各国广泛承认,却在我国公立大学面前仍被拒之门外;政府一方面拒绝本国的统考生,却同时大力招收外国学生,这种双重标准极不合理,也伤害了年轻一代对国家制度的信任。
我们主张,高等教育的录取应以学术能力为主要依据,逐步废除不同收生制度配额偏差,同时政府应尽速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改以学术能力作为入学主要标准。这么做不仅有助于留住人才,更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与国际竞争力。
教育,是为下一代打造未来的基石。真正良好的教育无法建立在政治干预之上。若不正视统考未获承认、大学课程与现实脱节、政治干扰政策方向等根本问题,任何高教改革都注定流于空谈。唯有正视不公,摒弃成见,回归专业,国家教育方能迈向真正进步,培育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下一代。
接下来向各位报告本会的近期重点会务。
三、董总、教总及独大三机构联办“华文教育高峰会议”
董总、教总及独大将于今年10月25日在隆雪华堂联,合主办“华文教育高峰会议”。这将是一场汇聚华社力量的重要盛会,届时董总各属会、各教育团体、华教工作者、学者专家及社会热心人士将齐聚一堂,探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化华教运动的理念与实践,以期制定具前瞻性的政策倡议与行动蓝图。
我国教育领域已长年陷入发展瓶颈,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表现低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世界银行(World Bank)报告也显示,我国学生在校时间虽长,但阅读能力疲弱。如今,人工智能正重塑我们的生活世界,彻底革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我们该如何把握未来的学习方向,回归教育的核心价值?面对挑战,华教运动不能置身度外,除了追求权利平等、政策合理和制度公平,华文教育如何永续发展,已经是一个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
目前,已获得华总、中总、留台联总、留华同学会、华研、林连玉基金等19个全国组织加入成为协办单位。我们呼吁各单位届时积极派员参与,通过这场峰会,巩固华教共同体的合作机制,凝聚对华教未来方向的共识,合力推动建设性的教育主张。
四、独中教改重视学习成效,也关注情绪教育与身心健康
(一)加强性平教育,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校园:近期独中连续发生性暴力事件,引起各界关注。董总日前已制定《青少年行为预防支持机制》与《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处理流程》,举办系列线上讲座宣导与培训,希望提高对性别意识和性平教育的认识,共同建立性别友善的校园环境。
(二)关注学生情绪发展,推动社会情绪学习:除了学业成绩,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同样重要。董总接下来会和海外高校和在地组织合作,进行“青少年社会与情绪技能调查”(SSES),并开展相关培训,藉此了解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互动、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这些数据和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课程、完善辅导系统,也为学校提供更贴近学生需要的支持。
(三)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打造个人化学习系统:为了跟上教育科技的发展,董总正着手建置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建立“学生学习历程档案系统”,并全面升级“e启学”线上平台。未来,这个平台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表现,协助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更有弹性、更自主的学习方式,让教学变得更精准、更贴近学生。
(四)为未来教育作准备,持续推动教育蓝图计划:董总已展开筹募“未来教育基金”,为下一阶段的独中教育蓝图作准备。继2023年完成目前独中教育蓝图中期检讨后,今年我们继续邀请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及其专家团队来马实地观察,给予董总和独中办学回馈,从课程、教学到政策等层面促进双方长期且深入的教育交流,所有的回馈与资讯将会成为后续教育改革与发展之重要基础。
(五)技教深化产教合作,拓展学生出路: 董总加速技职教育发展,正式设立“技职教育局”统筹资源与政策,支持独中开展专业培训,回应国家多元人才需求。今年5月率团赴中国江苏考察职校,借鉴其烹饪与机器人实训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技职发展的跃升。未来,将促成学术界、企业界与独中的战略合作,培养具技能、创新与适应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最后,希望各位一如既往,继续鼎力支持董总,积极响应和参与本会推展的各类活动。谢谢大家,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