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7月17日
关中考统考官司判决结果
董教总深表欣慰
董教总对今天上诉庭三司一致裁決,維持高庭的原判,驳回3名起訴人挑战关中生报考独中统考的官司,深表欢迎和欣慰。当初这起官司的起诉人,以统考若开放关中学生报考统考,恐有抵触《1996年教育法令》第69(1)条文规定之虞,从而会祸及统考遭到当局取缔停办,损及全国的独中生升学权益为由,向法院提出诉讼。
我们认为,随着上诉庭今天的宣判结果,意味着2018年4月6 日高庭的判决,董总开放关中报考统考,没有必要根据1996年教育法令第69(1)条文,须事先取得教育部考试局总监的书面同意。因此,董总允许关中学生报考统考是合法的,且关中学生拥有参加独中统考的合法权利。另外,也厘清三位起诉人的疑虑,即董总开放关中学生考统考不会影响到现有独中生的权益。所以董教总允许关中学生考统考的决定,在法律上完全站得住脚。这项历史性的判决,不论对关中的办学以及统考的发展皆意义重大,除了将困扰关中多年的违法报考统考忧虑,一扫而光,也让统考做为一项全国的考试取得法律保障的地位。因此,这项判决是标竿性,且是多赢的。
从2016年首批关中初三生参加初中统一考试以来,关中学生已经连续三年报考初中统一考试,今年如无意外关中高三学生更会首次参加高中统一考试。与其同时,我们将会主动透过学校诚挚邀请3位起诉人学生,商讨恢复他们的统考生资格。
2019年7月17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7月17日
董教总反对政府重启数理英化
勿重蹈覆辙典当学生学习权益
针对首相敦马哈迪于在国会下议院部长问答环节表示政府正在研究重新推动英文教数理政策,董总与教总对此深表不满,并发表联合文告如下:
- 2018年小六检定考试的数学和科学成绩显示,达到最基本水平者(tahap minimum)分别是15%和96.12%,董教总认为,这在在显示各源流小学生以最熟悉的母语来学习数理科的有效性。无论如何,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数理科的基本水平,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各源流小学以母语学习数理科,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英文教数理政策来取代母语的教学,迫使小学生以非母语来学习数学和科学。由于学生不能掌握非母语,因此这将弱化学生在数理科的学习表现,严重影响国民教育素质。
- 母语教育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学术界的共识。事实上,《马来西亚教育蓝图 2013-2025年》也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即学生在初期教育阶段使用母语学习,对未来的双语或多语教育是最有效的准备,这显示了教育部也认同母语教学的重要性。匪夷所思的是,如今政府要重新推行英语教数理政策,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董教总吁请政府承认母语教育乃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式,这无关乎民族的自豪感,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权益为重,依循教育原理来推展母语教育。事实证明,2003-2009年仓促推行的英文教数理政策已严重影响国民教育素质,政府实不该重蹈覆辙。
- 对于首相敦马哈迪表示英语教数理政策将会采用资讯工艺科技新的系统教学,来推行,董教总认为,资讯工艺科技是教学上的辅助器材,与学生以什么语言来学习数理科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只有用英语来教数理才可以采用资讯工艺科技来教学。事实上,政府在过去推行英语教数理政策时,也动辄耗资许多经费来购买各种教学器材,但最终两头不到岸,不但没有提升学生的英文和数理水平,而且也因器材管理不当而造成浪费。董教总认为,政府理应加强各源流小学以母语学习数理科,并善用资讯工艺科技教学,这才能真正让学生受惠。纵观教育先进国如韩国、日本、芬兰等国,都坚持保留母语学习,但这没有阻碍有关国家的发展。
- 董教总表示,语言学习因人而异,并非人人皆可三语精通。国民基础教育不可因学生语文掌握的局限,而阻碍其他知识的学习。国民教育乃全民教育,应符合一般人民需求,英语绝非多数国民之母语,教育部不该依据少数精英需求而牺牲多数学生的学习权。倘若强行实施英文教数理政策,必将促使教育部与学校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于优秀生之上,这将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极为不利,加剧教育不均等之现象。
- 董教总重申,反对英文教数理不是否定英语作为科技语文和国际通用语文的重要性,惟英文教数理不符合教育原理,非正确之法,不仅弱化国民教育的数理程度,也典当学生的学习权,危害国家的未来。我们认同必须提升国民对英语的掌握能力,而且这也是迫切需要展开的工作,但必须依据语文学习原则,从英文科的教学目标、课程、上课时数、教材、教学法、师资和设备等着手进行全面的改善和提升,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做法。
- 最后,董教总呼吁政府应放下无谓的个人情感与执着,依据确实的研究报告与数据分析,如实推进教育改革。有鉴于此,董教总坚持母语教育之原则,坚决反对重启英语教数理政策。
2019年6月24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6月24日
吁教育部落实透明施政
尽速公布政策研究报告
日前教育部长马智礼透露,国家教育政策研究委员会报告已出炉,并在本周提交给首相。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同步对外公布该委员会报告书,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接受社会大众的检验和讨论。
董教总曾在今年2月下旬向该委员会提交建议书,以反映我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教育阶段,以及母语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冀当局能够正视和采纳。我们以及众多提交建议书的团体,在在热切想知道我们的建议是否有被纳入报告内;若无又是基于什么考虑?获悉该委员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和个人,共3378份建议书。这份报告书的内容可说是集众多利益持份者的智慧而成,属于全民的公共资产。职是之故,教育部有义务同步对外公布报告,并回应公众的咨询。
我们认为,这份国家教育政策报告书的建议,将决定国家未来教育政策走向,兹事体大,因此希盟政府有必要贯彻透明施政,问责政治,尊重民主参与的决策作风,杜绝黑箱作业文化,尽速主动公布完整的报告书内容,实为必要之举。
2019年6月20日 | 联合文告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6月20日
针对媒体报导一些华小一至三年级的作业评估报告只用马来文,引起家长不满事宜,教总与董总深表关注,并发表以下文告:
- 董教总表示,各州华小的回馈显示,由教育部提供给各源流小学一至三年级的作业评估报告确实只有统一的马来文版本,而且教育部不曾告知会提供华小和淡小不同语文的版本。基于华小是以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和行政语言的大原则,一些华小认为有关的评估报告必须要有华文,因此就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电脑公司的协助,准备华文或双语版本的评估报告;一些学校则“改造”教育部提供的马来文版本作业评估报告,以让老师可以在报告中增加华文的评语;不过,也有一部分华小依据当局提供的马来文版本来呈献评估报告,惟以华语华文来向家长讲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 这种不协调的情况,显示教育部一如既往忽略我国三种源流学校并存的事实,只以单元思维来制定各项教育措施。董教总对此深表不满,并认为这种情况若不加以制止,恐怕会破坏华小以华语华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特征。
- 董教总表示,教育部必须认真看待我国三种源流学校并存的事实,以及每个源流学校都因为教学媒介语的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需求。以华小为例,除了教学和考试媒介语以华文为主,行政语文也必须是华文,因此,学校的各种通告,当然也包括成绩册等都必须以华文为主,才符合华小的特征。教育部提供给华小一至三年级的作业评估报告只有单一的马来文版本的做法,不但不符合华小的实际情况,也让家长深感不满。因为这不但造成他们不能全面理解作业评估报告的内容,以致无法真正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也担心华小因此而变质。
- 基于各源流学校都是以各自母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大原则,因此,董教总促请教育部必须为各源流小学提供不同版本的作业评估报告,例如华小就必须是华文和马来文的双语版本,这才是正确和必须的做法,以符合华小的特征。基于事情的严重,董教总也吁请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给予密切关注,并马上采取行动加以解决,以安民心。
2019年5月30日 | 董总文告
董总文告
2019年5月30日
反对重启英化数理
罔顾砂州城乡差距
针对砂拉越政府宣布于2019年全砂小学一年级(除华小)将正式采用英语教数理,董总对此表示不苟同,并认为此举将对教育素质造成负面影响。
一,本会重申,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全世界的认可,尤其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更是必须以学生最熟悉的母语来学习各知识学科(包括数理),才是最有效的做法。对于任何源流小学,通过母语学习知识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至今,教育部仍未公布2003-2009英语教数理的任何检讨报告,亦未在充分研究之下,仓促重启英语教数理的政策。本会认为此乃不负责任之举,仅为俯顺少数人的意愿,而违反教育基本原理,这无形中将把学生当成实验品。
三,此外,砂州教师也缺乏以英语教数理之准备。砂州政府指出教育部至今尚未对全砂2657名的数理科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在学生学习角色极为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缺少培训并以非熟悉语言教学,必将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削弱学生的学习成效,重蹈之前失败的结果。
四,砂州地广人稀,山区内路广旷,城乡差距甚巨,一味推动英语教数理必将加剧社会不公现象。诸多研究已证明英语教数理将加大城乡之间的学生表现差异,不利于郊区与社经地位较弱的学生。本会认为,国民教育应符合全体国民的需求而设,不该图利少数社会精英,而忽视社会弱势的真正需求。教育部在推动英语教数理之时,并未正视该政策将激化社会差异,造成弱势学生的学习障碍,亦未设有针对弱势学生的相应辅助计划。
五,英语教数理并非提升学生英文的有效方法,反之教育部理应检讨与改善现有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方为提升学生英语掌握能力的正确之举。有鉴于此,本会依循母语教育之原则,坚决反对重启英语教数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