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官司案圆满落幕 董教总欣慰风波平息

关中官司案圆满落幕 董教总欣慰风波平息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9月5日

关中官司案圆满落幕

董教总欣慰风波平息

 

随着今日关中官司案3位起诉人与董总达成正式的庭外和解,总算让围绕在关中生报考统考所引发及纠缠华教多年的官司正式落幕。与其同时,董教总也兑现承诺,立即启动行政程序,恢复3位学生报考统考的资格。

 

2019年9月5 日,3位起诉人在吉隆坡高庭法官的见证下,与董总达成庭外和解,放弃上诉,对此董教总深感欣慰。随着今天的庭外和解,这起官司风波终于顺利平息,也意味着这些年来,在华社掀起连翻争论的董教总允许关中学生报考统考一事,不仅是拨云见日,同时也解除了各方的疑虑。

 

董教总十分感谢这些年来一众在关中官司案不离不弃,一路相挺的华教同道,也希望经此一事后,华教队伍能够捐弃个人成见,重新归队,在华教的建设之路上,继续携手同心、同行与共济。

@2019年9月1日董总中央常务委员会交流会发表的声明

2019年9月1日董总中央常务委员会交流会发表的声明

2019年9月1日董总中央常务委员会交流会发表的声明

 

董总在咨询了律师及社团注册局的劝告和看法后,经过今天的交流,一致决定将董总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前到9月21日举行,以针对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柔董联会)遭撤销注册作出进一步汇报与讨论。对此,我们发表声明如下:

 

  1. 柔董联会于2019年8月20日接获社团注册局撤销注册信,并已于2019年8月30日提呈上诉函,目前柔董联会正按照社团注册局的指示在积极处理中。

 

  1. 董总全力支持柔董联会上诉其注册遭撤销一事。

 

  1. 内政部长将于下星期与柔董联会会面,董总吁请内政部长尽速恢复柔董联会注册地位。

肯定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 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

肯定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 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8月29日

肯定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

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

 

针对教育部长马智礼表示,教育部将会探讨土著团结党最高理事达利依斯迈提出单一源流学校的建议,董总与教总表示不满和失望,并发表文告如下:

 

  1. 对于教育部长马智礼没有在第一时间纠正和拒绝有关单一源流学校的建议,反而表示会去探讨,完全无视多源流学校自国家独立以来就已经列入国家教育制度的事实,董教总对此深表失望和不满。

 

  1. 董教总强调,我国推行的多源流教育制度不但是独立建国的社会契约,而且也是《联邦宪法》赋予各族群发展本身母语教育的权利,绝对不能够被任何人随意加以剥夺。这种基于我国多元种族国情而制定的多源流学校制度是符合我国多元族群的实际需求,因此,身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都有义务守护这份宝贵的资产,而且更是必须加以巩固和强化。

 

  1. 对于建国至今,许多政客和种族极端者一再罔顾宪法赋予各族群发展本身母语教育的权利,发表否定多源流学校制度存在的言论,董教总严厉谴责,因为这会造成各族之间的互相猜疑和误解,衍生更多不必要的问题,对国家的和谐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1. 董教总促请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制止任何破坏我国多源流教育制度的言论,并以新思维施政治国,摒弃保守和狭隘的单元化教育思维,强化多源流教育制度,并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

董总关注柔董联会吊销注册

董总关注柔董联会吊销注册

董总文告

2019年8月29日

董总关注柔董联会吊销注册

 

董总积极关注柔佛华校董教联合会(柔董联会)遭吊销注册一事,并将于9月1日召开紧急中央常务委员会议商讨。

 

柔董联会是依据社团注册法令登记成立的合法团体,六十多年来与国内各华教组织共同奉献公益事业,为华文教育谋取福利,多年来贡献有目共睹。

 

董总支持柔董联会提出上诉,尽速与内政部长慕尤丁会面。我们吁请内政部长接受柔董联会之上诉,尽速恢复该会的注册资格。由于事出突然,各方揣测甚多,我们呼吁各界应不疑不谤,冷静关注此事。本案攸关官僚作业与法规对宪赋结社自由的影响,对我国社团有重大的影响。

正副校长必须具有华文资格 促委副校长代理校务至新校长上任

正副校长必须具有华文资格 促委副校长代理校务至新校长上任

董总文告

2019年8月26日

正副校长必须具有华文资格

促委副校长代理校务至新校长上任

 

针对柔佛州丰盛港培智国民型中学原任校长退休后,州教育局委派不具华文资格者出任校长,而副教长张念群指这只是为了不影响学校行政运作的暂时性安排,明年1月将有新校长到校就任一事,董总对此发表文告如下:

 

  1. 本会促请教育部必须确保委任具有华文资格且符合校长资格者,担任全国各空缺的国民型中学校长职务。因为安排不具华文资格者出任校长一职,肯定不利于维护国民型中学特征。

 

  1. 本会重申並坚持,国民型中学校长和副校长必须具有华文资格,认同维护国民型中学的传统特征,且在获得董事会同意后方可到校上任。为此,教育部理应委任培智国民型中学副校长暂代处理校务,直至合适者上任校长之职。与此同时,董总亦促请教育部与该校董事部应紧密协商,以便妥善此事件。

 

  1. 本会要求教育部必须明文规定出任国民型中学正副校长的资格,制定正副校长培养机制和计划,准备足够的合格人选,及时填补退休和离职者的空缺,以有效解决此长期面对的问题。同时促请教育部对全国国民型中学正副校长具有华文资格与否一事进行全国统计,以规划和配对正副校长的未来供应与需求量。本会也愿意配合教育部,共同努力鼓励更多人愿意报读“全国教育领导者专业资格课程”(NPQEL),以符合出任校长的资格。

@八印裔团体参与九华团联合声明

八印裔团体参与九华团联合声明

董总与教总联合文告

2019年8月22日

八印裔团体参与九华团联合声明

 

 

  1. 针对内阁于8月14日就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介绍爪夷文字单元所作的最新宣布,董总教等9个团体经于8月20日发表联合声明,提出看法。

 

  1. 8个印裔团体响应号召,今日参与联署董教总等团体的联合声明,肯定内阁适时检讨与修订爪夷书法课的相关措施,要求教育部尽速公布有关课纲、课本内容及具体执行方案。

 

  1. 有关新增的8个团体如下:

 

  • 马来西亚淡米尔基金(Tamil Foundation Malaysia)
  • 马来西亚教育、福利与研究基金(Educational, Welfare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Malaysia, EWRF)
  • 马来西亚儿童信息、学习与发展中心(Child Informatio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entre Malaysia, CHILD)
  • 马来西亚达罗毗荼人协会(Malaysian Dravidian Association)
  • 马来西亚印裔组织联盟(Coalition of Malaysian Indian Organisations)
  • 马来西亚印裔大学毕业生协会(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MAIUG)
  • 全球印裔组织(Global Organisation of People of Indian Origin, GOPIO)
  • 马来西亚数码桥组织(Pertubuhan Titian Digital Malaysia)

 

  1. 综上所述,目前共有17个团体联署该联合声明。随此附上有关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

(2019年8月22日)

 

  1. 针对内阁对爪夷书法风波所作的最新宣佈,我们积极看待之余,坚定重申华淡小马来文课本应以提升马来文水准为目标,并坚决反对教导学生学习和书写爪夷文,而只能介绍爪夷字。我们认为,政府愿意正视非穆斯林社群声音,释出善意,适时检讨与修订相关措施,以消弭非穆斯林社群的忧虑,为解决问题踏出了正确的一步。

 

  1. 我们认为,内阁决定把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介绍爪夷文字单元交由家教协会、家长和学生来决定是否推行,这在具体执行上将对校方造成困扰,且无法有效落实。事实上,东马许多华小都没有家教协会,由于董事会的成员普遍上涵盖了家教协会和校友会的代表,因此,教育部应把是否落实爪夷文字单元交由董事会作出决定。

 

  1. 此次教育部将介绍Khat更改为介绍爪夷字(Tulisan Jawi)的做法,有助于解除非穆斯林社群的疑虑。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教育部应参照目前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有关介绍各族群书法艺术的模式,其中就包括了爪夷文书法艺术。

 

  1. 基于仍有许多细节待厘清,因此,我们吁请教育部尽速公布相关课纲、课本内容及具体执行方案,而且定稿前须咨询利益相关者,包括董教总和淡米尔教育组织的同意,以解除大家的疑虑,并确保华淡小的特征不被侵蚀。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应持续与各族文教团体对话交流,理性沟通,以消弭彼此的分歧,并促进族群的和谐与团结。

 

  1. 基于情况的不断演变,我们将继续收集更多资料,并与各相关机构和团体,包括和教育部进行深入研究,以在掌握具体情况后,展开后续行动。

 

联署单位:

  •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
  •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
  •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校友联总)
  •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
  • 独立大学有限公司
  • 林连玉基金
  •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
  •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
  • 马来西亚淡米尔基金(Tamil Foundation Malaysia)
  • 马来西亚教育、福利与研究基金(Educational, Welfare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Malaysia, EWRF)
  • 马来西亚儿童信息、学习与发展中心(Child Informatio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entre Malaysia, CHILD)
  • 马来西亚达罗毗荼人协会(Malaysian Dravidian Association)
  • 马来西亚印裔组织联盟(Coalition of Malaysian Indian Organisations)
  • 马来西亚印裔大学毕业生协会(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MAIUG)
  • 全球印裔组织(Global Organisation of People of Indian Origin, GOPIO)
  • 马来西亚数码桥组织(Pertubuhan Titian Digital Malaysia)